2007年11月20日

斯堪地那維亞死亡金屬


原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andinavian_death_metal



斯堪地那維亞死亡金屬(Scandinavian Death Metal)指的是源自斯堪地那維亞的死亡金屬,主要來自於挪威、瑞典和芬蘭,丹麥只有產生幾個有影響力的死亡金屬樂團。許多在此類別下的團都與旋律死亡金屬運動(Melodic Death Metal Movement)有關,使之與其它的死亡金屬樂派在特色上有所分別。雖然斯堪地那維亞以大量與純正死亡金屬對立的黑金屬(Black Metal)著名,但是在瑞典的哥德堡(Gothenburg)地區有興盛的旋律死亡金屬場景,使得旋律死亡金屬亦被稱為是哥德堡金屬。



在九零年代初期,一個新的死亡金屬場景興起,以瑞典的歌德堡和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為中心,不過也包括了一些芬蘭和挪威的樂團。在瑞典和芬蘭的樂團主要受到80鞭擊金屬(Thrash Metal)和速度金屬(Speed Metal)的影響,而挪威的樂團則是受到了帶有鍵盤的黑金屬及狂亂的riff的感染,其中前者比較受歡迎。第一波的瑞典死亡金屬主要是Carnage和Nihilist,隨後改組成Entombed、Dismember和Unleashed。這些團的標記是"Sunlight Studios吉他音色"(Boss HM2,壓抑中頻,加強高低頻,造成機械、電子似的音色)。以tremolo picking和比大部分死亡金屬還要快的riff,他們表現了這個樂派在美國以外地區的成功。隨後,哥德堡之聲的先鋒如At the Gate、Dark Tranquillity、Arch Enemy和In Flames出現,挪威和瑞典的金屬場景也逐漸分岐改變,中心由Stockholm轉移到Gothenburg,而英式金屬新浪潮(NWOBHM)的影響也變得顯著,在下一個世紀,芬蘭延續了這個趨勢,並且侵入歐洲的主流聽眾。當二十世紀接近尾聲,芬蘭團如Sentenced使Scandinavian Melodic Death Metal的概念第一次在歐洲金屬場景流行起來。



丹麥在這方面重要性比較不高。當九零年代初期,死亡金屬與其它極端金屬類型在地下樂界還很有影響力的時候,許多丹麥死亡金屬樂團在Die Hard Records(後來變成ProgressRecords)發行作品,但是它們沒有達到如同其它斯堪地那維亞國家那樣的受歡迎,這使得隨後丹麥金屬的發展凝滯,然後逐漸在地下音樂場景中逐漸褪去。在九零年代末期,大部分重要的的丹麥死亡金屬樂團都解散了,只有少部分還存活著,如Illdisposed和Iniquity。

2007年11月4日

大三馬克思:俄國革命脈絡研究


課名:馬克思主義 評析與批判 授課教師:洪鎌德

俄國革命脈絡研究

在很多人的觀點裡,俄國革命的後果證實了馬克思主義的破產。也許在實際接觸過馬克思以及與之相關的論述之後,會瞭解到大多數人對舊蘇俄的印象與馬克思主義所描述的理想社會有相當大的落差,但無論如何,即使是失敗的實驗也不失為一珍貴的探討對象,於是這篇報告試圖將俄國自帝制走向蘇維埃的過程理出脈絡。

農民暴動時期
在俄國尚為帝制國家的歲月裡,由於政治和宗教的結合(當時俄國人民信仰的是東正教),人民將沙皇視為上帝,但其實在這片土地上還是常常有農民暴動的事件,只是這些暴動針對的都不是沙皇,而是地主。

1670年的拉辛叛亂(Razin Rebellion)的起因,主要是由於俄國所頒部的新土地法令,使得地主權力升高,農民淪為農奴。殘暴的地主、戰爭徵稅、糧食不足、通貨膨脹,終於使得拉辛有機會揭竿起義。最後因為農民的出賣,起義失敗,拉辛被當眾分屍,殺雞儆猴。

1773年的布加喬夫起義,是藉當時皇后凱薩琳取代沙皇,布加喬夫號召農民反對凱薩琳的統治,最後亦遭到鎮壓。

十二月黨人叛亂
1812年,俄國的貴族與官員中,部分不願盲目為沙皇盡忠的愛國人道分子,受到歐洲的啟蒙思想及自由主義思潮的衝擊,看到了西歐的繁華和先進,反觀自己的國家仍舊是落後不堪,於是試圖推翻專制制度與農奴制度,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其綱領帶有如歐洲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12月14日,3,000官兵屯駐在元老院廣場,開始了武裝起義。翌日,尼古拉一世調動約一萬的士兵鎮壓起義軍。後來,在12月29日,穆拉維約夫再次發動起義,但最終亦以失敗收場。最後俄國的專制反而加強了。

初期俄國社會主義
約在1840年代出現,主要人物有貝林斯基(Виссарио́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Бели́нский)、赫爾岑(He’ercen)首車爾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他們主張俄國是最先能夠實現社會主義的地方,而且俄國也必然要走非資本主義的特殊道路。他們的著眼點在於,既然資本主義在歐洲造成這麼多的負面效果,而俄國年青而沒有歷史包袱,又有「農民村社」的基礎,可作為社會主義的胚胎,因此可以跳過資產階級文明的泥沼,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社會。但是社會主義不可能靠和平手段取得,因此要經過革命。而農民並無政治主動能力,因此需要革命知識分子充當革命導師來領導革命。

民粹派、民意黨

約出現於1870年代,代表人物有拉甫羅夫(Пётр Лаврович Лавров)、巴枯寧(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акунин)和特卡喬夫(Александр Ткачев)。民粹派鼓吹“英雄”創造歷史,相信俄國的獨特性,認為資本主義在當時俄國的發展是偶然現象,並把農民村社加以理想化,認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農民而不是工人階級。行動上提出「到民間去」的口號,發動農民反對沙皇制度,讚成暴力手段,甚於恐怖謀殺的方式來對付專制政府。民意黨是革命民粹主義的主要組織,該組織把恐怖手段視為最重要的鬥爭形式和生命力。

由於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一連串改革的失敗結果,亞歷山大二世遭到民意黨人的刺殺,結果後來上台了個反改革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當然要用力鎮壓民意黨人,結果民意黨人一部分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而不再認同民粹主義,一部分人放棄革命而轉向改良、合法乃至與當局合作,成為「合法民粹派」(主張維持農村公社制度,實行開明專制),而仍然主張激進手段的人後來組成了「社會革命黨」。

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此時期俄國局勢的看法
馬克思認為:「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麼現今的俄國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基本上是與民粹派觀點相近的。

而恩格斯說:「發生這件事的第一個必要條件是一個外面的刺激,一個西歐經濟制度的變更,發生於各資本主義國家之資本主義的毀滅。」因此思格斯基本上不認為社會主義革命能夠率先於俄國這塊土地上發生。

普列漢諾夫(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1856~1918)

早期為民粹派人物,並主張工人是農民中最開化的代表,是農民不可多得的同盟,能發揮使農村暴動廣大鞏固的作用。

後來因為民粹派的暴力行動,遂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並且轉而認為俄國必然要發展資本主義,要先有資產階級革命,讓無產階級能夠擴大,才能進行到社會主義革命。沒有無產階級的支持,資產階級的革命不會成功;但過程中無產階級不能失去階級意識,否則會掉入資產階級的陷阱,而知識分子要成為無產階級的領導,使無產階級在俄國的社會生活起獨立作用。至於農民,普列漢諾夫認為他們與政治現實脫離,並且心境狹窄,不能成為革命力量的主力。後來普列漢諾夫成為孟什維克黨人,並反對十月革命。


經濟派、合法馬克思主義者與社會民主主義者的鬥爭

經濟派與合法馬克思主義者是連成一氣的,他們的觀點近似於伯恩斯坦的修正主義觀點,主張無產階級應進行經濟鬥爭而不是政治鬥爭,俄國馬克思主義者應參加自由主義反對派的活動,社會民主黨應該解散原先設定為未來發展所必要的排他性和限制緊嚴的組織。

大約於1884年開始,社會民主主義者,包括列寧、普列漢諾夫等人,開始對這派人進行論戰。他們認為,社會民主黨人不僅是要「帶領」工人進行「經濟鬥爭」,也要進行「政治鬥爭」,爭取政治自由才是全黨任務中最主要的,而且,因為工人還不是具有政治意識,社會民主主義的知識分子應該輔助工人的意識,使之不落後於社會現實關係之後;而經濟派只想主張「社會改良」,埋葬社會革命的思想,幫助資產階級,背叛無產階級根本利益。最後,列寧的《做什麼》(What is to be done?) 結束了此一論戰。

社會民主黨分裂成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黨在布魯塞爾和倫敦召開二次代表大會,會中因為黨組織的問題使它發生嚴重的分裂,它們的分歧出現在「未來革命的動力和性質是什麼?社會民主黨在此時應設定的客觀和政治角色?」

孟什維克(Mensheviks)意 譯為「少數派」。他們雖奉馬克思的思想為正宗,可是認為俄國客觀條件不足以實行社會主義,所以他們目前只能聯絡資產階級,促成自由化的改革,爭取言論集會之自由,組織工會,推翻專制皇權,以便作下一步的改革。二月革命符合這些宗旨,他們也樂於為之奔命。

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意譯為「多數派」,認為資產階級不會將革命「進行到底」,工農協作才是革命的主要動力。以知識分子的「職業革命家黨」帶領無產階級建立依靠在農民之上的無產階級專政,打破反革命企圖,喚醒歐洲拋開資產階級鎖鍊的可能,最後完成社會主義革命。

1905年革命

1905年一月二十二日,數千名不滿分子,浩浩蕩蕩朝向冬宮出現,向沙皇訴求民主改革,加開憲政會議,舉行公開選舉及要求每天工作八小時,他們相信沙皇會體恤、幫助他們經解困苦。然而當群眾接近冬宮時,沙皇的衛隊竟向群眾開槍,此一事件引發了各地的遊行和暴動,沙皇遂蒙上「血腥的尼古拉」惡名。四月,四十萬名工人在各地罷工;五月,日俄戰爭受挫;六月,各地少數民族及猶太人要求平等及人權;十月,沙皇被迫發布「十月宣言」,同意舉行選舉,成立議會,開放言論自由,准許政治集會及組織政黨。

二月革命
於1917年,時值一次大戰期間,俄國前方戰不順,後方政局不穩;工人罷工、糧食供應失調、士兵逃亡、憲警叛變,群眾要求沙皇退位,議會組成臨時政府,由克倫斯基為首。

臨時政府的組成包括議員和舊官僚,而克倫斯基是社會革命黨的成員。此次革命的很重要的訴求包括反戰和土地改革,但上台的臨時政府認為談和的代價太高,且退出戰爭會失去盟國的支持;而一旦准許農民擁有土地,兵員將會潰乏,因此事實上土地和戰爭問題都沒有被臨時政府解決,這暴  露了臨時政府資產階級的本質,也讓十月的革命更加順理成章。

另外,彼德格勒蘇維埃也組成了一個政府,俄國出現了雙重政府的局面。

布爾什維克派系分裂
在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派內部分裂成三派:
左派:俄國要成為西歐無產革命起點,才能保證俄國人民有最大的限度民主與社會革命,因此要求蘇維埃攻擊臨時政府,奪取政權。此派與原始的布爾什維克觀點最一致。
中派:蘇維埃應實行監督的工作,讓臨時政府搖搖晃晃地保衛人民已完成的工作,史達林此時屬於此派。這樣的看法事實上近似於孟什維克。
右派:贊成共和國的出現。此派後來迅速離開了布黨。

從上面可以看出,此次分裂基本上是由於二月革命之後,關於布黨路線是否應當調整的爭議。後來列寧回國,提出《四月提綱》,布黨的分裂浮上擡面;四月會議後,列寧提綱獲得支持,史達林亦轉向此派。布黨思想於此得到重新武裝。

十月革命
由列寧帶領的布爾什維克黨,奪取臨時政府權力的革命。

1917年11月7日下午,2萬名赤衛隊員和士兵包圍了臨時政府——冬宮。 晚上在阿芙樂爾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開始炮轟冬宮。 赤衛隊員和士兵經過艱苦的拼殺於次日凌晨2點攻陷冬宮。事後俄國宣布退出一次大戰。

理論上俄國於此進入了無產階級專政,不過這裡遇到一些問題:
1.如果沒有西方技術援助,無法取得生產資料,無產階級專政必將破滅。
2.革命必須建立原本不存在的新社會關係(相對於資產階級革命無此問題)。
3.反革命組織及軍隊的挑戰。
4.其它國家的壓力。

內戰與一黨專政
1918~1922,俄國發生了一連串內戰,包括了與反對共產黨分子以及保皇黨所組成的白軍,以及外國勢力意欲撲滅此一革命的戰爭。此時民主遂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一黨專政成了非常環境下的自衛措施。

此其間蘇共實行軍事共產主義,經濟主要為支持軍需,並且此時期引用了舊俄時的資產階級專家,後來生產資料、工具逐漸掌握在官僚手中,埋下了官僚專政的種子。

此期間出現了各機構該是首長制還是委員制的爭論,左派反對派支持集體管理的委員制,而列寧支持由個人負責的首長制。結果大部分機構為首長制,只有少部分以委員制運作。

另外,在內戰期間,城市向鄉村要糧,卻拿不出交換的東西,政府在鄉村漸失去民心。紅軍統帥托洛斯基提出「必須放棄軍事共產主義」,卻遭到拒絕。

內戰結束 官僚專政

在內戰過程中,富社會主義文化的工人階級分子在戰爭中犧牲,無產階級在內戰中失去地位,布黨官僚成為統治階級,工人於飢荒中流入鄉村,無產階級在無產階級專政中消失了!

1921年克龍斯搭德發生水兵暴動事件,使俄共下令禁止派別組織。原先「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在非常時期過後竟然變成常態。另外,推行新經濟政策,結果產生了一批「蘇維埃資產階級」。驚覺在史達林擔任總書記期間,官僚滋長的情形嚴重,列寧與托洛斯基商討與官僚進行鬥爭,提議組成新的監察機構,委員來自工人和農民。不過,不久後列寧病倒,在1924年逝世。

此時,史達林進行了「列寧黨員徵集」,以沖淡反對派的影響力,確立了史達林的黨內勢力。然後進一步對以托洛斯基為首的左派反對派進行鬥爭,批評托洛斯基不把農民當做革命力量,並斷章取義地應用列寧的文字來攻擊托洛斯基,在布黨已經充滿了史達林人馬的情形下,史達林的鬥爭當然會獲勝。

從「不斷革命」到「一國社會主義」
此時,史達林提出了「一國社會主義」做為官僚統治新社會的上層建築,與之對抗的即為托洛斯基為首的左派反對派的「不斷革命論」。

不斷革命論的內容,從革命的過程來看,可以說是其中的正統思想,基本上就是「俄國革命帶起世界革命,達成社會主義社會」,論點中也處理了「孤立」的問題,可以說是之前馬克思本人對俄國情勢看法的進一步延伸,一脈相承的成果。它主張加速工業化、提高工資增強工人自信、累進稅率、援助貧農、加強黨內民主、為世界革命作準備。

事實上俄國革命的確帶起了歐洲的革命浪潮,包括匈牙利、德國、義大利、英國、荷蘭、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等國,但是由於蘇俄陷於內戰、國際社會民主黨投身反革命陣營、資產階級讓步,革命浪潮最後無法成功。

而一國社會主義說「俄羅斯在一國內以自力所建設的新秩序就是馬克思所意味的社會主義」,一國之內是可能完成社會主義建設的。於是俄國從世界革命的邊緣頓時轉移到革命的中心,從國際主義變成民族主義。要注意的是,當時的布黨成員大多已經不再是革命家,而是技術人員和官僚,而世界革命帶來的是活躍的無產階級,損害了官僚的權力。因此,即使「一國社會主義」光命名就已經和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的消亡」相違背,但他符合官員的胃口,自然而然成為官方主流。

1935年實施清黨,1936年頒布「史達林憲法」,從此局勢底定。

結論
整個看下來,早期的論點都直接指向「農民是革命主力」,主要的原因是俄國的背景,農村公社、農民暴動紀錄、農業社會,而工人一直到革命暴發都還不是大部分的人口。在後來,雖然以「工農合作」為基調,但是其內容一直是個爭論的問題,爭論點在於,農民是否能夠在政治上獨立。一直到內戰過後,史達林用來攻擊托洛斯基的,也是農民的定位問題。

還有,就原本馬克思的說法,社會主義革命得在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的國家才能發生,這也成了一直以來整個革命過程的爭論點。從一開始的民粹派認為俄國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經濟派與社會民主黨、孟黨與布黨、布黨於二月革命後的分裂,都是這個問題。認為即使俄國是落後國家,依舊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的看法,從一開始的農村公社說,也到後來轉變為不斷革命論所述「世界經濟已經達到可以進行世界革命」。這些爭論的根源,大抵都是因為,既然知道資本主義不是那麼美好的,就沒有理由讓追求的結果是一個可預見的不完美結果。

革命理論似乎不是憑空降臨的,如果理論是「上層建築」,也是在社會環境和國際情勢的「下層建築」影響下誕生。就連後來看似背離馬克思主義的一國社會主義,依舊是情勢下的產物。

後來史達林掌權後,俄共的中心教條已經不能算是馬克思主義的,但是卻成為後來許多共產國家所共同服膺的原則。因此,這批共產國家的跨台,真的是馬克思的破產嗎?似乎是說不通的。但是,是否這樣的變質是必然的結果?還是它只是偶然?又或者它是可被避免的?如果我們將蘇俄的革命看成一次社會主義的實驗,那麼,只用一次的實驗似乎不足以建立什麼定律,只是,若還有其它類似的實驗,可以把實驗失敗的原因加以改進。如果當初史達林和托洛斯基的鬥爭中,是托派得勝,也許這個實驗會是一個「操作變因」比較少的實驗,所得到的結果也許就可以直接拿來做為理論修正的參考。

可是,就資本主義現今的發展,似乎要有下一次的實驗並不是太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先進國家」內要有這樣的實驗是相當困難的。看看人們是怎麼疏離,大眾是怎麼冷漠,社會運動是怎麼低潮,實在很難想像會有什麼社會變革的動力,即使社會還是充滿了問題。那麼是不是只有像那時俄國的「在落後國家引暴革命浪潮」才是可能的呢?先進國家有可能去追隨革命的腳步嗎?人民疏離、麻痺的情況是不是也讓這樣的狀況變得不可能了呢?資本主義全球化會讓革命變得無力還是讓未來出現全球化的革命浪潮呢?這些問題總有一天會有答案的吧。


參考資料:
厄內斯特.曼德爾(Ernest Mandel)《馬克思主義入門》連結雜誌社
陳墇津《俄國革命的性質》黎明
洪鎌德《馬克思 社會學說之析評》揚智
段培龍《悲劇帝國-說不盡的俄羅斯故事》城邦
艾德蒙‧威爾森(Edmund Wilson)《到芬蘭車站》麥田
列夫‧托洛斯基(Leon Trotsky)《不斷革命論》時報
維基百科 http://www.wikipedia.org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http://210.240.193.70/xency/Default.htm
學習時報 http://www.studytimes.com.cn/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雲台書屋http://www.b111.net/xiandai/hry-zbzy/007.htm
陳明忠《社會主義的理念與體制的乖離》夏潮聯合會 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