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0日

斯堪地那維亞死亡金屬


原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andinavian_death_metal



斯堪地那維亞死亡金屬(Scandinavian Death Metal)指的是源自斯堪地那維亞的死亡金屬,主要來自於挪威、瑞典和芬蘭,丹麥只有產生幾個有影響力的死亡金屬樂團。許多在此類別下的團都與旋律死亡金屬運動(Melodic Death Metal Movement)有關,使之與其它的死亡金屬樂派在特色上有所分別。雖然斯堪地那維亞以大量與純正死亡金屬對立的黑金屬(Black Metal)著名,但是在瑞典的哥德堡(Gothenburg)地區有興盛的旋律死亡金屬場景,使得旋律死亡金屬亦被稱為是哥德堡金屬。



在九零年代初期,一個新的死亡金屬場景興起,以瑞典的歌德堡和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為中心,不過也包括了一些芬蘭和挪威的樂團。在瑞典和芬蘭的樂團主要受到80鞭擊金屬(Thrash Metal)和速度金屬(Speed Metal)的影響,而挪威的樂團則是受到了帶有鍵盤的黑金屬及狂亂的riff的感染,其中前者比較受歡迎。第一波的瑞典死亡金屬主要是Carnage和Nihilist,隨後改組成Entombed、Dismember和Unleashed。這些團的標記是"Sunlight Studios吉他音色"(Boss HM2,壓抑中頻,加強高低頻,造成機械、電子似的音色)。以tremolo picking和比大部分死亡金屬還要快的riff,他們表現了這個樂派在美國以外地區的成功。隨後,哥德堡之聲的先鋒如At the Gate、Dark Tranquillity、Arch Enemy和In Flames出現,挪威和瑞典的金屬場景也逐漸分岐改變,中心由Stockholm轉移到Gothenburg,而英式金屬新浪潮(NWOBHM)的影響也變得顯著,在下一個世紀,芬蘭延續了這個趨勢,並且侵入歐洲的主流聽眾。當二十世紀接近尾聲,芬蘭團如Sentenced使Scandinavian Melodic Death Metal的概念第一次在歐洲金屬場景流行起來。



丹麥在這方面重要性比較不高。當九零年代初期,死亡金屬與其它極端金屬類型在地下樂界還很有影響力的時候,許多丹麥死亡金屬樂團在Die Hard Records(後來變成ProgressRecords)發行作品,但是它們沒有達到如同其它斯堪地那維亞國家那樣的受歡迎,這使得隨後丹麥金屬的發展凝滯,然後逐漸在地下音樂場景中逐漸褪去。在九零年代末期,大部分重要的的丹麥死亡金屬樂團都解散了,只有少部分還存活著,如Illdisposed和Iniquity。

2007年11月4日

大三馬克思:俄國革命脈絡研究


課名:馬克思主義 評析與批判 授課教師:洪鎌德

俄國革命脈絡研究

在很多人的觀點裡,俄國革命的後果證實了馬克思主義的破產。也許在實際接觸過馬克思以及與之相關的論述之後,會瞭解到大多數人對舊蘇俄的印象與馬克思主義所描述的理想社會有相當大的落差,但無論如何,即使是失敗的實驗也不失為一珍貴的探討對象,於是這篇報告試圖將俄國自帝制走向蘇維埃的過程理出脈絡。

農民暴動時期
在俄國尚為帝制國家的歲月裡,由於政治和宗教的結合(當時俄國人民信仰的是東正教),人民將沙皇視為上帝,但其實在這片土地上還是常常有農民暴動的事件,只是這些暴動針對的都不是沙皇,而是地主。

1670年的拉辛叛亂(Razin Rebellion)的起因,主要是由於俄國所頒部的新土地法令,使得地主權力升高,農民淪為農奴。殘暴的地主、戰爭徵稅、糧食不足、通貨膨脹,終於使得拉辛有機會揭竿起義。最後因為農民的出賣,起義失敗,拉辛被當眾分屍,殺雞儆猴。

1773年的布加喬夫起義,是藉當時皇后凱薩琳取代沙皇,布加喬夫號召農民反對凱薩琳的統治,最後亦遭到鎮壓。

十二月黨人叛亂
1812年,俄國的貴族與官員中,部分不願盲目為沙皇盡忠的愛國人道分子,受到歐洲的啟蒙思想及自由主義思潮的衝擊,看到了西歐的繁華和先進,反觀自己的國家仍舊是落後不堪,於是試圖推翻專制制度與農奴制度,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其綱領帶有如歐洲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12月14日,3,000官兵屯駐在元老院廣場,開始了武裝起義。翌日,尼古拉一世調動約一萬的士兵鎮壓起義軍。後來,在12月29日,穆拉維約夫再次發動起義,但最終亦以失敗收場。最後俄國的專制反而加強了。

初期俄國社會主義
約在1840年代出現,主要人物有貝林斯基(Виссарио́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Бели́нский)、赫爾岑(He’ercen)首車爾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他們主張俄國是最先能夠實現社會主義的地方,而且俄國也必然要走非資本主義的特殊道路。他們的著眼點在於,既然資本主義在歐洲造成這麼多的負面效果,而俄國年青而沒有歷史包袱,又有「農民村社」的基礎,可作為社會主義的胚胎,因此可以跳過資產階級文明的泥沼,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社會。但是社會主義不可能靠和平手段取得,因此要經過革命。而農民並無政治主動能力,因此需要革命知識分子充當革命導師來領導革命。

民粹派、民意黨

約出現於1870年代,代表人物有拉甫羅夫(Пётр Лаврович Лавров)、巴枯寧(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акунин)和特卡喬夫(Александр Ткачев)。民粹派鼓吹“英雄”創造歷史,相信俄國的獨特性,認為資本主義在當時俄國的發展是偶然現象,並把農民村社加以理想化,認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農民而不是工人階級。行動上提出「到民間去」的口號,發動農民反對沙皇制度,讚成暴力手段,甚於恐怖謀殺的方式來對付專制政府。民意黨是革命民粹主義的主要組織,該組織把恐怖手段視為最重要的鬥爭形式和生命力。

由於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一連串改革的失敗結果,亞歷山大二世遭到民意黨人的刺殺,結果後來上台了個反改革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當然要用力鎮壓民意黨人,結果民意黨人一部分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而不再認同民粹主義,一部分人放棄革命而轉向改良、合法乃至與當局合作,成為「合法民粹派」(主張維持農村公社制度,實行開明專制),而仍然主張激進手段的人後來組成了「社會革命黨」。

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此時期俄國局勢的看法
馬克思認為:「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麼現今的俄國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基本上是與民粹派觀點相近的。

而恩格斯說:「發生這件事的第一個必要條件是一個外面的刺激,一個西歐經濟制度的變更,發生於各資本主義國家之資本主義的毀滅。」因此思格斯基本上不認為社會主義革命能夠率先於俄國這塊土地上發生。

普列漢諾夫(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1856~1918)

早期為民粹派人物,並主張工人是農民中最開化的代表,是農民不可多得的同盟,能發揮使農村暴動廣大鞏固的作用。

後來因為民粹派的暴力行動,遂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並且轉而認為俄國必然要發展資本主義,要先有資產階級革命,讓無產階級能夠擴大,才能進行到社會主義革命。沒有無產階級的支持,資產階級的革命不會成功;但過程中無產階級不能失去階級意識,否則會掉入資產階級的陷阱,而知識分子要成為無產階級的領導,使無產階級在俄國的社會生活起獨立作用。至於農民,普列漢諾夫認為他們與政治現實脫離,並且心境狹窄,不能成為革命力量的主力。後來普列漢諾夫成為孟什維克黨人,並反對十月革命。


經濟派、合法馬克思主義者與社會民主主義者的鬥爭

經濟派與合法馬克思主義者是連成一氣的,他們的觀點近似於伯恩斯坦的修正主義觀點,主張無產階級應進行經濟鬥爭而不是政治鬥爭,俄國馬克思主義者應參加自由主義反對派的活動,社會民主黨應該解散原先設定為未來發展所必要的排他性和限制緊嚴的組織。

大約於1884年開始,社會民主主義者,包括列寧、普列漢諾夫等人,開始對這派人進行論戰。他們認為,社會民主黨人不僅是要「帶領」工人進行「經濟鬥爭」,也要進行「政治鬥爭」,爭取政治自由才是全黨任務中最主要的,而且,因為工人還不是具有政治意識,社會民主主義的知識分子應該輔助工人的意識,使之不落後於社會現實關係之後;而經濟派只想主張「社會改良」,埋葬社會革命的思想,幫助資產階級,背叛無產階級根本利益。最後,列寧的《做什麼》(What is to be done?) 結束了此一論戰。

社會民主黨分裂成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黨在布魯塞爾和倫敦召開二次代表大會,會中因為黨組織的問題使它發生嚴重的分裂,它們的分歧出現在「未來革命的動力和性質是什麼?社會民主黨在此時應設定的客觀和政治角色?」

孟什維克(Mensheviks)意 譯為「少數派」。他們雖奉馬克思的思想為正宗,可是認為俄國客觀條件不足以實行社會主義,所以他們目前只能聯絡資產階級,促成自由化的改革,爭取言論集會之自由,組織工會,推翻專制皇權,以便作下一步的改革。二月革命符合這些宗旨,他們也樂於為之奔命。

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意譯為「多數派」,認為資產階級不會將革命「進行到底」,工農協作才是革命的主要動力。以知識分子的「職業革命家黨」帶領無產階級建立依靠在農民之上的無產階級專政,打破反革命企圖,喚醒歐洲拋開資產階級鎖鍊的可能,最後完成社會主義革命。

1905年革命

1905年一月二十二日,數千名不滿分子,浩浩蕩蕩朝向冬宮出現,向沙皇訴求民主改革,加開憲政會議,舉行公開選舉及要求每天工作八小時,他們相信沙皇會體恤、幫助他們經解困苦。然而當群眾接近冬宮時,沙皇的衛隊竟向群眾開槍,此一事件引發了各地的遊行和暴動,沙皇遂蒙上「血腥的尼古拉」惡名。四月,四十萬名工人在各地罷工;五月,日俄戰爭受挫;六月,各地少數民族及猶太人要求平等及人權;十月,沙皇被迫發布「十月宣言」,同意舉行選舉,成立議會,開放言論自由,准許政治集會及組織政黨。

二月革命
於1917年,時值一次大戰期間,俄國前方戰不順,後方政局不穩;工人罷工、糧食供應失調、士兵逃亡、憲警叛變,群眾要求沙皇退位,議會組成臨時政府,由克倫斯基為首。

臨時政府的組成包括議員和舊官僚,而克倫斯基是社會革命黨的成員。此次革命的很重要的訴求包括反戰和土地改革,但上台的臨時政府認為談和的代價太高,且退出戰爭會失去盟國的支持;而一旦准許農民擁有土地,兵員將會潰乏,因此事實上土地和戰爭問題都沒有被臨時政府解決,這暴  露了臨時政府資產階級的本質,也讓十月的革命更加順理成章。

另外,彼德格勒蘇維埃也組成了一個政府,俄國出現了雙重政府的局面。

布爾什維克派系分裂
在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派內部分裂成三派:
左派:俄國要成為西歐無產革命起點,才能保證俄國人民有最大的限度民主與社會革命,因此要求蘇維埃攻擊臨時政府,奪取政權。此派與原始的布爾什維克觀點最一致。
中派:蘇維埃應實行監督的工作,讓臨時政府搖搖晃晃地保衛人民已完成的工作,史達林此時屬於此派。這樣的看法事實上近似於孟什維克。
右派:贊成共和國的出現。此派後來迅速離開了布黨。

從上面可以看出,此次分裂基本上是由於二月革命之後,關於布黨路線是否應當調整的爭議。後來列寧回國,提出《四月提綱》,布黨的分裂浮上擡面;四月會議後,列寧提綱獲得支持,史達林亦轉向此派。布黨思想於此得到重新武裝。

十月革命
由列寧帶領的布爾什維克黨,奪取臨時政府權力的革命。

1917年11月7日下午,2萬名赤衛隊員和士兵包圍了臨時政府——冬宮。 晚上在阿芙樂爾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開始炮轟冬宮。 赤衛隊員和士兵經過艱苦的拼殺於次日凌晨2點攻陷冬宮。事後俄國宣布退出一次大戰。

理論上俄國於此進入了無產階級專政,不過這裡遇到一些問題:
1.如果沒有西方技術援助,無法取得生產資料,無產階級專政必將破滅。
2.革命必須建立原本不存在的新社會關係(相對於資產階級革命無此問題)。
3.反革命組織及軍隊的挑戰。
4.其它國家的壓力。

內戰與一黨專政
1918~1922,俄國發生了一連串內戰,包括了與反對共產黨分子以及保皇黨所組成的白軍,以及外國勢力意欲撲滅此一革命的戰爭。此時民主遂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一黨專政成了非常環境下的自衛措施。

此其間蘇共實行軍事共產主義,經濟主要為支持軍需,並且此時期引用了舊俄時的資產階級專家,後來生產資料、工具逐漸掌握在官僚手中,埋下了官僚專政的種子。

此期間出現了各機構該是首長制還是委員制的爭論,左派反對派支持集體管理的委員制,而列寧支持由個人負責的首長制。結果大部分機構為首長制,只有少部分以委員制運作。

另外,在內戰期間,城市向鄉村要糧,卻拿不出交換的東西,政府在鄉村漸失去民心。紅軍統帥托洛斯基提出「必須放棄軍事共產主義」,卻遭到拒絕。

內戰結束 官僚專政

在內戰過程中,富社會主義文化的工人階級分子在戰爭中犧牲,無產階級在內戰中失去地位,布黨官僚成為統治階級,工人於飢荒中流入鄉村,無產階級在無產階級專政中消失了!

1921年克龍斯搭德發生水兵暴動事件,使俄共下令禁止派別組織。原先「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在非常時期過後竟然變成常態。另外,推行新經濟政策,結果產生了一批「蘇維埃資產階級」。驚覺在史達林擔任總書記期間,官僚滋長的情形嚴重,列寧與托洛斯基商討與官僚進行鬥爭,提議組成新的監察機構,委員來自工人和農民。不過,不久後列寧病倒,在1924年逝世。

此時,史達林進行了「列寧黨員徵集」,以沖淡反對派的影響力,確立了史達林的黨內勢力。然後進一步對以托洛斯基為首的左派反對派進行鬥爭,批評托洛斯基不把農民當做革命力量,並斷章取義地應用列寧的文字來攻擊托洛斯基,在布黨已經充滿了史達林人馬的情形下,史達林的鬥爭當然會獲勝。

從「不斷革命」到「一國社會主義」
此時,史達林提出了「一國社會主義」做為官僚統治新社會的上層建築,與之對抗的即為托洛斯基為首的左派反對派的「不斷革命論」。

不斷革命論的內容,從革命的過程來看,可以說是其中的正統思想,基本上就是「俄國革命帶起世界革命,達成社會主義社會」,論點中也處理了「孤立」的問題,可以說是之前馬克思本人對俄國情勢看法的進一步延伸,一脈相承的成果。它主張加速工業化、提高工資增強工人自信、累進稅率、援助貧農、加強黨內民主、為世界革命作準備。

事實上俄國革命的確帶起了歐洲的革命浪潮,包括匈牙利、德國、義大利、英國、荷蘭、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等國,但是由於蘇俄陷於內戰、國際社會民主黨投身反革命陣營、資產階級讓步,革命浪潮最後無法成功。

而一國社會主義說「俄羅斯在一國內以自力所建設的新秩序就是馬克思所意味的社會主義」,一國之內是可能完成社會主義建設的。於是俄國從世界革命的邊緣頓時轉移到革命的中心,從國際主義變成民族主義。要注意的是,當時的布黨成員大多已經不再是革命家,而是技術人員和官僚,而世界革命帶來的是活躍的無產階級,損害了官僚的權力。因此,即使「一國社會主義」光命名就已經和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的消亡」相違背,但他符合官員的胃口,自然而然成為官方主流。

1935年實施清黨,1936年頒布「史達林憲法」,從此局勢底定。

結論
整個看下來,早期的論點都直接指向「農民是革命主力」,主要的原因是俄國的背景,農村公社、農民暴動紀錄、農業社會,而工人一直到革命暴發都還不是大部分的人口。在後來,雖然以「工農合作」為基調,但是其內容一直是個爭論的問題,爭論點在於,農民是否能夠在政治上獨立。一直到內戰過後,史達林用來攻擊托洛斯基的,也是農民的定位問題。

還有,就原本馬克思的說法,社會主義革命得在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的國家才能發生,這也成了一直以來整個革命過程的爭論點。從一開始的民粹派認為俄國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經濟派與社會民主黨、孟黨與布黨、布黨於二月革命後的分裂,都是這個問題。認為即使俄國是落後國家,依舊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的看法,從一開始的農村公社說,也到後來轉變為不斷革命論所述「世界經濟已經達到可以進行世界革命」。這些爭論的根源,大抵都是因為,既然知道資本主義不是那麼美好的,就沒有理由讓追求的結果是一個可預見的不完美結果。

革命理論似乎不是憑空降臨的,如果理論是「上層建築」,也是在社會環境和國際情勢的「下層建築」影響下誕生。就連後來看似背離馬克思主義的一國社會主義,依舊是情勢下的產物。

後來史達林掌權後,俄共的中心教條已經不能算是馬克思主義的,但是卻成為後來許多共產國家所共同服膺的原則。因此,這批共產國家的跨台,真的是馬克思的破產嗎?似乎是說不通的。但是,是否這樣的變質是必然的結果?還是它只是偶然?又或者它是可被避免的?如果我們將蘇俄的革命看成一次社會主義的實驗,那麼,只用一次的實驗似乎不足以建立什麼定律,只是,若還有其它類似的實驗,可以把實驗失敗的原因加以改進。如果當初史達林和托洛斯基的鬥爭中,是托派得勝,也許這個實驗會是一個「操作變因」比較少的實驗,所得到的結果也許就可以直接拿來做為理論修正的參考。

可是,就資本主義現今的發展,似乎要有下一次的實驗並不是太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先進國家」內要有這樣的實驗是相當困難的。看看人們是怎麼疏離,大眾是怎麼冷漠,社會運動是怎麼低潮,實在很難想像會有什麼社會變革的動力,即使社會還是充滿了問題。那麼是不是只有像那時俄國的「在落後國家引暴革命浪潮」才是可能的呢?先進國家有可能去追隨革命的腳步嗎?人民疏離、麻痺的情況是不是也讓這樣的狀況變得不可能了呢?資本主義全球化會讓革命變得無力還是讓未來出現全球化的革命浪潮呢?這些問題總有一天會有答案的吧。


參考資料:
厄內斯特.曼德爾(Ernest Mandel)《馬克思主義入門》連結雜誌社
陳墇津《俄國革命的性質》黎明
洪鎌德《馬克思 社會學說之析評》揚智
段培龍《悲劇帝國-說不盡的俄羅斯故事》城邦
艾德蒙‧威爾森(Edmund Wilson)《到芬蘭車站》麥田
列夫‧托洛斯基(Leon Trotsky)《不斷革命論》時報
維基百科 http://www.wikipedia.org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http://210.240.193.70/xency/Default.htm
學習時報 http://www.studytimes.com.cn/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雲台書屋http://www.b111.net/xiandai/hry-zbzy/007.htm
陳明忠《社會主義的理念與體制的乖離》夏潮聯合會 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110


2007年10月9日

大三本憲:公民投票之侷限及其隱憂


這是關於公民投票的一份報告中,我所撰寫的部分



公民投票之侷限及其隱憂



專業知識問題



一件事情的權衡輕重,可能關係到很多複雜的專業知識背景。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可能並不具有這樣的專業知識,並且由於相關內容的複雜程度相當高,就算提供大眾平衡的資訊,大眾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去暸解這些背景,甚至是不願付出心力去理解這些資訊。結果,在選擇過程只能憑著直覺的喜好而不假思索。這樣的情形下做出的決策,除了形式上擁有了大眾的認可之外,似乎太過粗糙,所以在正當性上似乎也難以讓人信服。基於這樣的理由,有人認為公民投票是讓不具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決策,做出來的決策可能與該專業不符。



當然,有另一種狀況存在。所謂專家可能宥於專業,而該專業內容的假設前提根本是違背公眾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專家的看法也並沒有比較具正當性。



多數暴力問題



哲學家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當犧牲一個無辜的人能換得大多數人的利益時,這一個人應該犧牲嗎?」從利益導向來看,這個人該犧牲;但是從倫理上或社會正義的觀點來看,犧牲這個人是不道德,不符合正義的。



當一個議題被付諸公民投票時,而在制度上此投票又必然成為政策方向時,也就代表該議題未來處理方向將以多數人的選擇為方向,而少數人與之相左的意見則被拋棄。也就是說,少數人的權益可能被多數人的決定給犧牲掉。在公民投票的架構下,少數群體的權利無法受到保障,而這又與社會正義互相違背,這就形成了多數暴力的狀況。這樣的情況,顯然是不符合道德和正義的標準,所以公民投票可能造成不道德又不正義的狀況。於是有人認為,代議制比直接民主的公民投票制度,對於少數群體的權益更有保障。



公共利益問題



在大多數沒有特殊背景的情況下,人們會依照其自身利益來做選擇。而當多數人依照其利益做出了選擇,所做出的選擇可能的確是符合多數人的利益,但是不見得符合所謂公共利益、社會福址,也就是所謂「總體並不等於個體的集合」。讓大多數個體都感到滿意的狀況,可能對全體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狀況。比如說像是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或人文資源維護發生衝突的情況,便是一個例子。



不過在代議制度下,代議士們所做出的決定也有可能是基於他自身的利益,或是與他相關的人物或團體的利益,甚至是他個人所擁有的意識形態的利益。最後一項也許是符應了將他選出來的「民意」,但是就前面兩項而言,尤其是第一項,民眾將代議士選出來,並不是為了代議士的利益。在這種狀況下,符合更大多數人的利益的公投,似乎就略勝一籌。



議題設定問題



公投的結果是以大多數人的看法為決策,然而大多數人的看法是怎麼產生的?這就牽涉到議題設定的過程。在媒體發達的現代社會裡,人們應該想些什麼問題,很大的因素是受到媒體所形塑。當媒體影響了人們應該想些什麼,就同時影響到人們的思考模式,也就是在形成個人觀點之前的意識路徑。當路徑決定了,目的地大概也就相去不遠。



在認識到媒體的影響力之後,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推論:操弄了媒體,就可以影響大眾的意識。所以,大多數人的看法,可能根本上是被有計劃地形塑出來的,這樣算不算大眾的看法?實際上,大眾可能會在觀點形成的過程中,訢諸媒體、政治團體、甚至親朋好友的說法,所以,它是可以被有計劃地改變的過程。



於是乎有人提出主張,認為應結合審議式民主的一些特點,在公投期間擴張公共論壇的部分,務必使人民針對公投議題做更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而不要讓所謂直接民主只是單純的投票多數決。光是公民投票本身,對於是否能直接引起公共參與的提高,似乎沒有強而有力的證明,所以勢必要有些配套的制度。



題目命定問題



公民投票的題目命定方式,也可能改變投票的結果,歷史上不汎這樣的例子。由於投票題目及選項的設定,誘使投票產生某種特定的結果,而在投票完之後眾人才恍然大悟地指稱該投票結果並不是他們所認可的,但是由於「主權在民」,公民的決定具有最高的位階,反而變成不可被挑戰的。



不過對於這樣的問題,在世界各地愈來愈多的公民投票經驗後,比較多人會意識到這樣的情況,當情況發生時也就比較容易被察覺了。



獨裁合理化問題



在現代的國家觀裡,由於國家的權利是人民所賦予,所以人民所做的決定階層上擁有最高的正當性。但是,做為一個直接民主手段的公民投票,並不必然意味著民主。有些時候,雖然名義上是公民投票,但實行上公民在投票過程中是受到壓力的。這常常是極權國家為了合理化其作為的一種手段,比如說1938年德國與奧地利合併的公民投票即是一例。



責任歸屬問題



在權力制衡的設計裡面,存在著誰對誰負責的設計。而公民投票的結果,應該要對誰負責?理論上,公民投票的結果,必然是對公民本身負責。然而,當公民投票成為解決政治疆局,或是正當化政府決策的手段時,若是實行之後使人失望,那麼該是誰的責任?可以把責任歸咎到特定個人或是政治團體上嗎?如果不行的話,這也就是說,公民投票本身可能成為一種規避責任的方式,讓最後公民們只得自己承受公民投票決定事項所造成的結果。



成為體制的困難



公民投票是直接民主的一種實踐方式,而直接民主是相對於代議政治的一種模式。公民投票能不能取代代議政治呢?每一次的公民投票都要消耗相當數量的社會成本,如果將它當做是常態的制度,會造成社會成本的浪費。另外,雖然公民投票會激發民眾的政治參與,但是過多的公民投票,也會消耗民眾的政治參與熱度。也就是說,藉由公民投票來提升民眾的政治參與,會有飽和的狀況發生。所以就務實面而言,公民投票尚無法取代現下大多數國家所採行的代議制度。





台灣現行公民投票之施行方式及其限制



根據二零零六年五月三十日修正的公民投票法,我們的全國性公民投票適用範圍包括:一、法律之複決。二、立法原則之創制。三、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四、憲法修正案之複決。而地區性的公民投票適用範圍包括:一、地方自治法規之複決。二、地方自治法規立法原則之創制。三、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另外,像預算、租稅、投資、薪俸及人事等事項,不可以做為公民投票的提案。



公民提案要先有前一次選舉選舉人總數千分之五的人來發起,地區性的就是縣、市長選舉,全國性的就是總統選舉。在把提案的主文(100字內)和理由書(1500字內)送到全國或地方的公民投票審議單位,並審查通過之後,開始進行連署。要在半年之內,達成前一次選舉選舉人總數的百分之五人數的連署,該公民投票案才成案。



而立法院針對重大政策,認為有進行公民投票必要者,須具主文、理由書,經立法院院會通過,交由中央選舉委員會辦理。而當國家遭受外力威脅,致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得經行政院會決議,就攸關國家安全之事項,交付公民投票。



投票採不計名投票,舉辦公民投票之經費由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編列預算。投票結果必須要有投票人總數一半以上,且其中要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同意,投票才算通過,其它狀況都算是否決。遭到否決的案子,三年內不得就相同事項重新提出公民投票的申請;若為重大公共政施的案子,則八年內不得重新提案。



References:

Maija Setala《公民投票與民主政府》譯者:廖揆祥 陳永芳 鄧若玲 韋伯文化2003
中華民國立法院《公民投票法》 (民國95年05月30日修正)
https://ceiba.ntu.edu.tw/course/0546f5/reading/referendum2006.doc
林國明 陳東升《公民投票與審議民主》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attachment/article_111_attach1.doc
王茗翎 邱子翎《1938年希特勒合併奧國舉行公民投票》
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civics/doc/%A4%BD%A5%C1%A7%EB%B2%BC/193\8%A6~%BCw%B6%F8%A6X%A8%D6%A4%A7%A4%BD%A5%C1%A7%EB%B2%BC.doc


2007年10月4日

大二軍訓:《出埃及記》觀後雜感


《出埃及記》觀後雜感

  在流亡了千餘年之後,猶太人硬是回到了耶路撒冷,意欲建立起自己的國家。當成千上萬猶太難民湧向耶路撒冷,這不只是一個慷慨的復國故事,其中也夾雜著利益輸送和國際勢力角力。而故事的結局,流亡已久的猶太人終於建立起自己的國家…

聽起來像是個美好的結局吧!但是,故事永遠不會只有一面。在猶太人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之後,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猶太人卻把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變成了難民,變成了流亡者。猶太人的復國,因為讓巴勒斯坦人變成難民,激發了巴勒斯坦人的建國運動,同時也是對猶太人的仇恨。

讓我們看看現在的狀況,巴勒斯坦人居住的區域,被猶太人的道路和屯墾區撕得四分五裂,而只要巴勒斯坦人進入這些區域,就隨時可能曝屍荒野。這樣的情形,不論是誰,都會產生仇恨的心態的。但是,這不代表仇恨是必然得存在的。事情的徵結在哪裡?應該有方法可以找出來。

有人做過這樣的嚐試,讓幾位猶太和巴勒斯坦小孩共處一段時日,彼此化解對於對方的誤解,這些小孩是可以和平共處,進而產生友情的。但是,事後,雙方卻根本無法互相保持聯繫。當猶太小孩向巴勒斯坦小孩要電話時,巴勒斯坦小孩生活的地方根本沒有電話這種東西。也就是說,雙方根本沒有接觸溝通的方法,只能任憑有心人士的操弄,雙方人民的互不諒解自然只能更深,不能有所舒緩。而就現狀看來,所有當權者的做法都只是在加深此一鴻溝,對局勢改善並沒有什麼幫助。

問題不在雙方界限要怎麼劃,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猶太人的國也已經存在了,現在討論猶太復國主義是不是正確也為時已晚。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只有共組成一個國家,才能化解仇恨。依照現在雙方的狀況,怎麼可能共組國家?但是,當初雙方也曾和平相處過。態度是局勢建構出來的,而當下的仇恨也是被逼出來的,如果能夠把這個把人逼成自殺炸彈客的局勢給扭轉,那麼,孰說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沒有仇恨冰釋的一天?


參考資料:
電影《出埃及記》(Exodus) 導演:奥托 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
《文化與抵抗》後殖民論述大師Edward Said訪談錄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http://palinfo.habago.org/


2007年10月1日

歌詞翻譯:Cradle of Filth - Nocturnal Supremacy


Nocturnal Supremacy

暗夜主宰



Weak midnight promises of love

Were wept upon Her grave

And shunned by stars above

In mortal life lurks my dismay

An angel stole my heart

and Death took Her away



衰頹午夜的情愛誓言

化作她墓上的點點淚水

天上的星星也避不見面

沮喪潛伏在垂死生命邊緣

一位天使偷走了我的心

然后死神帶她遠走高飛



She sleeps beyond the grace of god

A dreaming beauty

If wishes could only fray that bond

The dead would sing for me...



她在上帝的恩典下沉睡

睡夢中的她也是那麼的美

如果祈頌只會消磨契約

死者將會為我高歌



Twelfth moon arose with ghostly voice

A poet's serenade

Her name a whisper 'pon my lips

And lo, Rorasa came



主顯節之月在魅音中升起

那是一首詩人作的小夜曲

她的名字在我唇邊低語

瞧!Rorasa就來了



"Fear me not my grieving King

Funereal in breath

The secrets of the dark I know

And thus, we shall cheat Death



「別害怕,我悲傷的君王

 現在的你,呼吸都是喪葬氣

 我知道黑暗中的祕密

 我們可以,欺騙死神!」



My promises wrought through despondence that night

Have delivered me gifts from the grave

Rorasa enshadowed and eternal life

Never a Devil so vain

The Angel is fallen, for I thought her lost

And no heaven would silence the pain

Teach me these secret, the sensual frost

Desire for warm blood again



那晚,我的信心突破了沮喪

從墳墓裡為我帶來了驚喜

Rorasa覆入陰影而永生

事情不會作如此了結

當天使折翼,我以為失落

沒有任何天堂可以撫慰我的傷口

她卻帶來了機密,並將肉體冰凍

我盼著一天能再將她的血液回溫



Princess lay down thy florid cheek

In drunken splendour

Tonight rare regal fate has cast

The wolves among the sheep



公主紅潤著臉龐躺著

沉浸酒紅迷醉的光輝

今晚就讓尊貴的奇蹟

實現 在埋於羊群的狼身上



Dark nature clasp my soul

Around Her throat mine arms enfold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nd then..

To dusk and flesh ascend



黑暗緊扣我靈

入懷深擁環項頸

入眠,或許也入夢 然后

夜幕低垂時,肉慾激升



The Sun descends, magenta spirits fill the skies

and wreak erotic maladies where sex and Death abide

From writhing tides where gothick siren weave their song to shore

Through the ashes of the battlefields where ravens and angels war

As phantoms we have fled the basilisk of day

To rise as phoenix taloned, nightly taking prey



日暮西沉,品紅靈魂渲染天際

散佈病態性慾到死亡與性不曾停歇的地方

從海浪高捲、塞壬高歌的海岸

穿越戰場揚沙,天使與狼的屍體四處橫躺

以鬼魅之身,逃脫於白晝怪蛇

像鳳凰帶爪飛翔,在每個夜裡為攫食奔忙



We rule like the red and risen moon upon the sea

The stars of judgement silent, for we share joyous

Eternity

Damnation

Salvation

Stigmata plague



就像海面上統治著的紅色月亮

當我們歡娛,群星都把嘈雜閉上

永 恆

詛 咒

救 贖

恥辱瘟疫



The wine of Bacchus flows

Listen to the thunder rage



酒神的美酒空流

傾聽著怒雷狂吼



Deceivers dragged before their cross

I am He that vanquished Death

And bore the sting of loss

What vulgar christ will unprise my grasp?

His temple, ruined, burns

And sweet Rorasa laughs



欺騙者晃過十字架前

就是我,克服了死神的淫威

並忍受著失落的螫針

哪個粗俗的基督會開我牢寵?

祂的神殿,毀了,燒了

而甜美的Rorasa也笑了



I am enamoured and imparadised

To catch the fires dancing profanely in her eyes

" I will crush them all

If this holds thy delight"

Rather dead forever than to lose her

Nymph-lascicious Aphrodite



我為她傾倒,如置身天堂

捕捉著瀆神火光在她眼裡跳動的光芒

「如果這使你高興

 我可以將它們全部摧敗」

寧願永不復生我也不願失去她

淫蕩的美之女神 愛芙羅黛蒂

大一歷史:study questions about Islam and Ottoman Empire


History Study Questions
World Civlization :CHAPTERS 12 & 15 ‘
The Flowering of Islam’ (pp.377-92), ‘
Turkish Expansion and the Ottoman Empire’ (pp.522-29)

1.What are the main doctrines of the religion of Islam?

服從唯一的真神—阿拉(一神教)。神聖審判迫在眉睫,不分男女都要臣服於神。垂死之人要確定是否要為服侍神而新生,若由此路將被神引導到祝福之中,否則神會棄他們而去,放任他們墜入無可拯救的邪惡之中。藉由宗教奉獻而獲致道德正直與同情心,並且要尊行宗教儀式:生活方式與齋戒、到聖地麥加朝聖、時常誦讀可蘭經。

2.Compare the views of Jesus held by Muhammad and the Apostle Paul.

Muhammad:就如同他本身一樣,耶穌也是神的代言人。但神的代言人並不代有任何的奇蹟性或神聖性。
Apostle Paul:耶穌是救世主,耶穌的死是為了洗刷人類的原罪。

3.What factors other than religion account for the rapidity and extent of the Arab conquests?

他們征服別人並不是為了傳教,相反的他們並不希望去改變別人的信仰,這樣才能保有他們的獨特性。驅使他們的力量並不是宗教,而是為了得到更肥沃的土地和戰利品,還有當他們看到自己進攻的成果時的快意。

4.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the three great Simitic relig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What are the main points of difference among them?

伊斯蘭教與天主教的最大差異在於伊斯蘭教沒有神職人員(如神父、僧侶、祭司);與猶太教的最大差異則在於猶太教有種族限制,而伊斯蘭教聲明要統合世界(claim to a unique role in uniting the world)。

5.Explain the statement that "the Umayyad caliphate appears to some extent like a Byzantine successor state."

Umayyad將統治中心置於敘利亞(Syria)原先為拜占庭(Byzantine)統治範圍的區域,並且使用了當地的人,而非穆斯林(Muslims),來管理。另外,他集中精力於統治環地中海地區,而且致力於攻下君士坦丁堡,因此他的統治彷彿是繼承了拜占庭的位置。

6.In what ways might it be said that early and medieval Islamic society was more progressive than most societies of its day? What limitations
were there in its democratic or equalitarian aspects?

因位於東西交通樞紐,伊斯蘭教徒的生活形態是商業型的,並且繼承了波斯與拜占庭的世故特質,加上城鎮因為商業繁盛取代了農業在當時的地位,他們必須很有機動性。另外,可蘭經肯定了所有穆斯林都是平等的,使得職位能夠外放給有才能的人,而非世襲。另外,穆斯林的識字率很高,20%的男姓都識字。另外,他們容許其它宗教的共存,認為聖經是可蘭經的先行者,甚至Umayyad還用了基督徒當大臣。
但是男女之間是相當不平等的。在一夫多妻制之下,女性被當成男性的私有財產,是不容外人侵犯的「動產」。另外,儘管接納了哲學,但是不會讓哲學走到違反伊斯蘭教教義,因此沒有民主思潮。

7.What were the major elements of Islamic philosophy?

伊斯蘭哲學叫做faylasufs,是來自希臘話philosophia的。大體上,由於Emperor Justinian將位於雅典的哲學學校給勒令關閉,一批哲學家流落到伊斯蘭世界,並把哲學作品譯為閃族語言,而將哲學帶進了伊斯蘭世界。伊斯蘭哲學根源於亞里斯多德學派以及新柏拉圖學派,相信宇宙是有意識,並且研究哲學是神的呼喚。

8.What were the leading Islamic accomplishments in science and medicine?

由於無法靠思考哲學問題生存,哲學家們必須研究科學與醫藥,藉此獲得財富與地位。在天文學方面,天文學在當時是應用科學,天文學家們的觀測紀錄精細度已經超過了希臘人最仔細的觀測紀錄。光學方面,建立了在放大鏡、光速、傳導、折射等方面的研究。化學方面,以煉金術為背景,發現了許多新的化合物,今天這些化合物的命名是來自阿拉伯文的,另外還描述了蒸餾、過濾、昇華等方法。醫藥方面,在傳染疾病、神經疾病、止血藥、解毒劑、眼疾等方面都有進展,並且創立當時最健全的醫院制度和醫學教育體系。

9.What specific contributions did Islamic mathematicians make to mathematical knowledge?

在數學方面,最重要的是引進了來自印度的十進位數字,並且在代數系統方面貢獻卓著。另外,在數學各領域也都有進展,像是把幾何學引入天體運行,還有球面三角等。

10.What, for the West, has been the ‘legacy’ of Islam?

在經濟學上,西方十足受到伊斯蘭的影響,許多詞彙是來自阿拉伯語的。還有從中國傳來的造紙術也間接地傳到的西方。另外還有灌溉方法、新作物栽種、以及酒精蒸餾也都是伊斯蘭的遺產。

11.Explain the rise of the Ottoman Empire.

Ottoman帝國的興起原因很多,其中包含了內部以及外在的條件。西元1345年,得地利以將軍隊駐進Gallipoli半島。西元1453年攻下君士坦丁堡,並以為首都,帝國從此更多穩固。西元1514年,打敗同為信仰回教的波斯,帝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外擴張。並藉由一複雜的制度統治這同時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土耳其人天生善戰,社會結構也令人滿意,也擁有良好的編兵制度。


2007年9月30日

大一國文:我們真的自由了嗎?


我們真的自由了嗎?
  ──從李昂《彩妝血祭》探討解嚴後「解放」行動的現象與方向

《彩妝血祭》選自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小說集中,作者藉由一場關於二二八事件,人民的追悼集會為背景,以第三人稱(女作家)的敘事觀點,刻畫出一幅充滿了「彩妝」與「血祭」的圖像。以下我試以此為文本,對台灣解嚴後所解放出來的面貌加以探討。

撕毀禁忌符咒的一刻:歷史事件責任追討行動

當戒嚴令解除的那一刻,封鎖了幾十年的禁忌話題,終於浮出檯面。人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以二二八事件為名,舉行集會。此時正當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之際,各種挑逗、煽動的題目都值得拿來大作文章。當然,這是個值得大作文章的題目,並沒有什麼被過份地誇大。

在這些個集會裡,渲染著過去的悲情,要以此向執政者討回公義。為了讓所有人都能了解到這一點,再現歷史場景是必要的。一幅幅的黑白照片,彷彿血泣著影中人自身的冤屈;猶有甚者,遊行的人群裡流傳著「死之寫真」的存在,那是一系列關於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的真蹟:一位女士在歇斯底里的狀態下,將被刑求致死的丈夫屍體,重新修補並留影。另外還有由一群並沒有實際經歷過那個事件的年輕人組成的劇團,以遊行發起所支持的觀點作為藍本,在遊行的路線上演出了一系列街頭行動劇。眾聲喧嘩,爭奇鬥豔,好不熱鬧。

彩妝

小說中有兩個化妝師,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現在的。

彩妝師──現在式

這位彩妝師在小說裡,畫了敘事者(女作家)、一位新娘、以及劇團演員們,而其中有故事的彩妝分別是第一個和第三個。第一個彩妝讓女作家全然變了樣(從來不曾如此美麗過),但是女作家在畫的當下感到相當不自在,像是身體對入侵異物的自然排斥。而在劇團演員身上,這妝是為了讓演員們更接近他們所演出的──再現二二八的情境,要把真實(演員的真實)化成虛幻(建構的歷史)。

這是一個精確的再現嗎?至少就當場觀眾的眼光來看並不如此,至少它與觀眾內心所想的場景還有一大段的差距:不是蕃茄汁,也不是翻倒的烏龜般的掙扎。但是,我們是否真能找到一個精確的再現?每個人心中的場景都有所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產生精確的再現是一個荒謬的想法,甚至,所有的再現都會有相當程度的失真,而我們並不能精準地測量出再現場景與歷史場景的誤差,所以根本不可能知道真實的情況。即便是當事人的口述或照片亦然,一隅的記憶並不足以代表整體。

彩妝師──過去式

王媽媽過去也曾以畫新娘妝維生。但在小說中,他畫的是他死去的孩子的臉,要從虛假中把真實給畫出來。虛假的是肉體的狀態及給社會看的外在表向,真實的則是她兒子真正的性別取向。

多年之後,母親才偶然發覺原來兒子是同性戀,一時之間無法接受,於是一言不發掉頭就走。直到兒子因病辭世(愛滋),她才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世界仍在隱瞞這個事實,比如病床上寫著病名是猛爆型肝炎。

當外頭遊行強調著「不用再假」,何苦王媽媽的孩子都要進棺木了還不能還真?他的內心真的不是男兒身,為什麼這個事實還得作假下去?王媽媽於是要為她的孩子重新賦予其所希望的真面目:一個女性化的外形。妝、假髮、睡衣,當一切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看起來不再有不自然的地方時,算是大功告成了。王媽媽一面念著「不用再假了」,卻也一面把孩子的棺木釘上釘子,孩子的真實面貌終究不見天日。但是,如果真的在生前就見了天日呢?社會大眾會怎麼看待?

彩妝的象徵意義:改頭換面的儀式

改頭換面,除了是符合大眾審美觀之外,另一方面,可以是把實改虛,卻也可以是化虛為實。虛虛實實,其實都是可以人造的,所以,表象只是表象,與實質並無直接關聯。而實際的虛實卻也撲朔迷離,瞹昧不明;喊著不要再假的人呈現的是真是假尚未可知,而企求著能以真實面貌示人的人卻不能不假。所有的人都看著,以一種有立場的眼光看著。真真假假,比不上合不合胃口重要。

彩妝師之死──兩則血祭的實例

彩妝師在畫新娘妝的大樓發生了火警,彩妝師墜樓而死;而王媽媽在遊行放水燈的現場,投河自盡。大樓火警與彩妝師的死終究比不上為過去的亡者悼念的重要,而王媽媽孩子的性向終究為世人所不容。

彩妝師的死相當地突然,亦相當悲慘,好像一條線才畫了一小段,而紙卻突然到了邊緣,與之同死的還有當時亦身處同棟大樓中的六十幾人。而民眾的反應是什麼呢?二二八冤魂使然?一樁甫發生的慘劇馬上被貶低了其悲劇性,變得似乎理所當然。這對新添的亡魂而言並不公道,然而世界上不公道的事仍舊不斷地在發生,即使在這群要求公道的人們,也造成了相當程度的不公道。

王媽媽的死又是為什麼呢?也許是由於從今而後,在世上她再也沒有任何親人,而這輩子也讓她夠累的了,所以她已經沒有求生意志。而在她死之前,為兒子畫的妝,也將隨著她的死而被世界遺忘。對她們而言,真正「不用再假」的地方不在這個世界上,這是個讓人充滿創傷的世界,而能夠提供救贖的地方在世界之外,只能用死亡來到達。

「解放」的未解放──世俗關注眼光的狹隘

戒嚴令解除了,政治上的禁區消弭了,於是大家一頭熱地往政治議題去鑽。當然政治是重要的,但是重要的不只是政治,還有很多其它的事並沒有隨著解嚴而一併被解放。解放的主體是民眾,然而民眾的觀念卻像是另一道戒嚴令,封鎖了其它解放行動的可能性。除了觀念上的保守區域之外,也由於焦點的無限上綱化,其它的議題自然消失在眾人所關心的範疇內。眾人所關心的自然是與大多數人有關的事情(或說,大多數人所關心的只是大多數人所關心的事情),而較為私密的、非關「治理眾人之事」的、屬於少數人的議題卻在等待被解放的名單上缺席了。比如像是同性戀這樣的議題,就在擁有關注議題決定權的人變成一般民眾的情況下,被邊緣化了。這樣的解放算不算真正的解放?至少,有些東西始終是不見天日的。解放所帶來的,並不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而是另一個與過去一樣單一化的社會,只是內容有所不同,本質上並沒有太大改變。能夠取得社會正義定義權的人被擴大了,但人多並沒有讓意見變得比較多,甚至是變少了。

再看看今天的狀況,當我們宣傳著台灣是一個多元化社會的同時,整個社會卻一如過去,是個強勢者分配到大多數利益,而弱勢者利益蚾瓜分,只是在解放的過程中,意識形態的操弄之下,強勢者的組成被重新洗牌了,根本上社會並沒有太大改變。解放後,得到的不過是新的壓迫,如此而已。也許有一些獲得發聲權的少數人,但縱使他們可以發聲,但他們卻很難影響得了什麼,因為他們的訴求並不是大多數人所關心的;甚至當這些訴求者變成了大多數人,他們也很難憾動得了什麼,他們的訴求也不會變成社會主流。這是一個保守右派掌握的社會,這是一個單一的不得了的社會,而不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多元社會。整個社會指向了一個共同的願景,而這個願景卻沒有受到太多人的懷疑。也許我們有多元化的表面,但那只不過是個假象,我們的骨子裡仍舊沒有得到解放,我們仍舊繼續地假下去。

結語:

當一件事情不斷被強調時,我們應該要思考:「這是一件值得如此再三強調的事情嗎?」若一直昧於小視野之中,而我們反倒不斷地努力套上各種不同樣式的枷鎖,那麼,悲劇就會不斷發生,陰影就會永遠籠罩在社會之上,解放就永遠不會來臨。


大一國文:離散與自殺


離散與自殺

在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與《謫仙記》裡頭,有著兩個交集的主題:離散與自殺。這兩個主題是相關聯的嗎?在這兩篇小說中這兩個主題的表現有何異同呢?

『離散』的定義

一般而言,當我們談到離散,都是指在一種離鄉背景的狀況之下,發生了「由於昔日的故鄉影響仍舊揮之不去,導致與所遷往的土地無法真正認同。」與故土的實質聯繫已然消失,但仍舊無法擺脫那個身分認同,更對新的身分無法全然接受,總是以一種瞹昧的態度看待,結果在當下所生活環境裡彷彿外人一般。

能夠發生這樣的狀況,一定是今昔二地在文化上有著相當迴異的風景;如果只是隔壁城鎮的差別,是不會有這樣的情形的。只要稍微想像一下,我們其實不難稍稍地體會到身處異國焦慮無助的感覺:過去所看到的景色、聽到的聲音、嗅到的味道、走慣的路線、看熟的面孔,突然都成了遙遠的過往,就好像一場夢,卻又如此清晰。不過,老實說,對現在的人而言,這種感覺大概不會像故事中那麼強烈;從一個大都會搬到另一個大都會,這才是現在遷徙的大宗,而這些都會的樣子又都大同小異,文化差異的衝擊已經小了很多了。但是,對一些在這方面比較敏感的人而言,卻還是可能有離散的情形,徨論小說的時空背景是更久以前,當東方華人地區的樣貌與西方比起來還大不相同的時代。在那樣的年代裡,離散不只是個案,它是整個世代裡有某種共同經歷的一群人所展現的時代現象。

《芝加哥之死》中,吳漢魂的離散狀況

吳漢魂是一個留學生,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留學生的印象是「極度奮發的向上」,在故事裡的描述也是如此,他把時間用得「滴水不漏」,汲汲地想榨乾他的所有生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學術方面。然而,他之所以出國,有著對故土文化的嫌棄以及對西方文化的神往,他所想像的西方文化是記載上的,是刻版的美好印象的,但不是現實的。他在取得博士學位的那一天,才了解到他所身處的西方文化與之前的印象是不同的,那是一幅讓他感到格格不入、感到荒涼空蕪的景象。他對這個已經住了好些日子的地方陌生,一點感覺(感情)都沒有。

即使對現狀有股無以名狀的失望,故土對他而言也不會是替代方案,他並不想回到那個曾經生養他的環境裡。可是為什麼呢?那是曾經讓他神態自若的場景(只有在秦穎芬面前,吳漢魂覺得神態自如。P.237),但是他想遺忘(把母親遺體推到棺材裡的夢境),而且阻止他遺忘的因素也都不成立了(秦已結婚與母已亡),在那個環境裡已經沒有任何會等著接納他的東西了,回去也沒什麼意思。

當他從西方的幻夢中醒來的時候,他看到的盡是蒼老、陰森、爛醉,他看到的是個把「幾百萬活人死人都關閉在內,一同消蝕,一同腐爛」的埃及古墓。頓時,這個環境的感覺也像他過去所逃避的那樣,讓他的直接聯想就是母親死去的樣子。他好累,他再也不想存在於任何地方,因為任何地方對他而言都是一樣的沒意義。於是,他自殺。

《謫仙記》中,李彤的離散狀況

李彤亦是一個留學生,年代比吳漢魂還要早,但她的出國感覺上比較像是一場無關痛癢的遊戲。與她同行的有三個人,三個人離開國門時所引起的騷動簡直可以與國際巨星比擬,代表她們都出身大家,且相當地吃得開。李彤在國外時,她的美豔以及特殊氣質讓她一直是很受到男孩子歡迎的人,凌駕於同行的三個人之上。

李彤把她們四人比喻為「四強」(中美英俄),而自己是「中國」。想必她顯赫的家庭讓她相當有意識地標榜自己的國籍,這也代表她相當以自己是中國人這一點為榮。可是在出國一段時間後,中國戰爭爆發,李彤的家人逃難所乘的船出事,而家裡的人都罹難了。這改變了李彤的性格,雖然她之前就已經相當驕傲,但現在的她已經變本加厲成固執了。

這樣的改變,根本上應該就是來自那場巨變。那場巨變,讓她感到自已失去了依靠,整個家只剩她一個人了,再也沒有任何安全感,這怎麼可能不使她悲傷?李彤回應的方式像是一種自我武裝,從此變得孤傲,而且還帶著股浪子的感覺。她是一艘沒有錨的船,已經失去了停泊的能力,但她要展現她是一艘性能優異、馬力十足、且富麗堂皇的船。這樣武裝是多麼累人的事情,日復一日、歲復一歲,把她消磨得滄桑。突然間,她想逃避她的疲乏,於是,她自殺。

李彤與吳漢魂的差異,離散與自殺的關係

吳漢魂一開始棄東方而投向西方,可是他的投奔是盲目的,等到他意識到另一個選擇也不是他所想要的時候,他已經回不去他的故土了,因為在那兒也沒有任何誘因,他根本就沒有理由回去。而李彤一直是認同中國的文化的,但就在一場巨變之後,過去的文化認同也同時化為烏有,她感到自己失了根,內心再沒有絲毫歸屬感了。

兩個人根本上都跳不開原始的文化歸屬,兩個人也都感到失意,感到自已變成了浮萍,但他們回應的方式卻截然不同。吳漢魂毫無積極意義地漫的遊走;李彤積極掩飾自己的怯懦無助。基本上,兩個人各是以兩個對立的極端態度回應,吳漢魂的態度本來就是導向自殺的,但李彤到最後也逃不過自殺的結局,因為她太累了。

雖然兩個「個案」最後都以自殺的結局收尾,但這並不足以表示離散與自殺有著必然的關係,才兩個例子怎麼能下這種結論呢。離散所導致的,無非是無依無靠的虛無感,讓人心裡產生不踏實的感覺。也許這算是一種容易讓人走向自我了斷的情境,如果那個人心中沒有別的信念的話,他可能就這麼失去了生存的慾望了。但是,這實在因人而異,基本上要看人對於文化方面的依賴程度,以及個性問題。比如說在白先勇的另一篇《遊園驚夢》裡,錢夫人有自殺嗎?並沒有。為什麼呢(這麼問實在很奇怪,好像在質問為什麼不自殺)?錢夫人只是懷舊,但她並不依賴文化,文化對她而言不過是種身外之物,頂多感到無奈,犯不著為了這種事就想自我了斷的。而吳漢魂與李彤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清楚地意識到文化的存在與影響,他們無法忍受失去文化歸屬的感受。

如果導致自殺的純粹是個人性格上的差異,那還有一點,究竟是什麼讓有的人會把文化看得這麼重,有人則不然呢?對李彤而言,家庭背景有很大的關係。他父親在中華民國政府是當大官的,對那個時代的大官而言,一定程度上是忠黨愛國的,在加上環境好、爹娘疼、沒有受到什麼負面打擊,所以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李彤,對國家的印象大好,自然而然對自己原先的文化背景相當深刻地認同;可是當這個忠黨愛國的家被解散了以後,維繫這股信念的力量消失了,在信念消失與家庭悲劇的雙重打擊之下,她崩潰了。在吳漢魂的例子裡,起初是他根本認為自己的母體文化根本就是劣等文化,而西方的文明代表的就是進步,他要捨棄前者而追逐後者,這大概要關係到他在故土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點並不在故事的敘述範圍裡,但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是驅動他的力量就是對文化的不滿;話雖如此,潛意識裡他還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於是他自相矛盾了。這時如果他所見到的西方真如他所想的那樣理想,那也好,他至少還可以抱著股瞹昧安身立命;可是並不是,後來他所見到的西方也是散發著一股讓人感到不舒服的異味,這也讓他崩潰了。可是,在另一個故事當中,錢夫人對中國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情感交流,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她是個戲子,靠技藝掙口飯吃的戲子,讓命運引導自己的戲子,他的離散,只是失去了過去熟悉的氛圍,還那幸運得來的榮華富貴。後來的她,對這一切,沒有喜愛,也沒有厭惡,純粹只是懷念,因為那是曾讓她過得頂舒服的環境,沒有就算了,反正一開始也沒有。注意到,前兩個例子都各只經歷了一次的震憾,但錢夫人有兩次的變動,這就是差別所在。

吳漢魂到底有沒有自殺?

作者其實並沒有明確指出吳漢魂自殺,並沒有任何足以證明他真的自殺的敘述。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讀者自己去設想,所以我就談談我的想法。

其實我認為吳漢魂根本沒有死。對於一個在文學的大染缸裡泡了那麼久的吳漢魂而言,他太有可能只是在為文造情了。從頭到尾這都是個騙局,作者用全知全能的角度去寫,但其實全知全能的角度也被這個吳漢魂給騙了。結局是,吳漢魂後來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充滿了自我掙扎的衝突,並且空靈而淒涼;詩成之後,吳漢魂便釋懷了一切……作者沒有告訴我們一定要怎麼想,而且作品完成之後他就是屬於讀者的了,那麼我這麼想實在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它當然是一種可能性囉!


大一國文:從《棋王》談文革下人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狀況


從《棋王》談文革下人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狀況

《棋王》是阿城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描述一位文革時期知青的傳奇故事。這位知青長得瘦小,但下得一手好棋,在一場運動會棋賽之後與比賽的冠亞季軍對手,如此看似狂妄的行為不止招來了另外七位對手(後來因為諱總數『十』的音,少了一位),更引來上千人的好奇觀注,而他最後贏了所有的人。

但是,小說的重點當然不是在這位「棋王」的棋藝有多麼出神入化,而是在在這件事與這些人所散發出的額外光芒。不同於同一時空下的其它作品強調了幾近聖人的民眾樣版,阿城小說裡的人物總是有著一種「人氣」,他們是真實的、有溫度的,不是冰冷的、遙遠的。《棋王》中刻劃的除了「棋」之外,另一個用力刻劃的地方在於「吃」。在這兩個主題中,作者在讓它們似乎另有象徵的同時,用的卻只是純描述的筆法,不加油、不添醋,看似平常其中卻自有真意。

「吃」,人類原始本能 與 環境滿足生物基本需求的能力

是生物都要吃,異營者如動物得吃其它的動物,自營者如植物也得從土壤中、空氣中吸取養份。從地球上有生物以來,「吃」即是地球場域裡極為重要的場景。人類縱使自抬身價地稱自己為萬物之靈,也得不免俗地和萬物一樣地吃,無怪乎「吃」會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甚至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問題。作者描述的是一個普遍大眾都吃不飽的時代,所以「吃」的重要性更是有必要被突顯出來。在文革的時候,由於中國已經陷入貧弱許久,要人人吃得飽著實不易。也由於吃不飽,人更容易想到「吃」是一件意義多麼深重的事情。

在小說中,作者把「吃」分成三個子題,第一個是主軸──吃,然後是吃得太過──饞,最後是吃得不夠──飢。

對敘事者而言,「吃」不只是口腹之慾,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引伸的「飢」就是一種渴望,甚至是不安。

對王一生(棋王指的就是這一位)而言,「吃」只要能飽就足矣,但這並不等同於無所謂的態度;相反的,他對「吃」的態度是虔誠的,平時不會把「飢」掛在嘴上,然而一吃起來卻連一粒風乾了的米粒也不放過,斤斤計較,只要能夠,就毫不放過。他認為無時無刻把吃放在心上是「饞」,對吃想得太多是饞,所以對飢的不安也可謂饞。

造成這兩者的不同是環境與精神寄託的問題。對敘事者而言,獨自生活造成的不安定感,下一餐在哪裡不是他所能掌握的,所以常常所巴望的就是吃的問題,也有吃得好不好的問題;而就王一生來說,由於掛念著家裡的經濟狀況,他不認為有必要吃得多講究,只要能充飢最重要,而每一粒飯都是珍寶,一粒都不能浪費。除此之外,也因為王一生的精神另有寄託。

中國《棋道》文化傳統 與 精神生活的追求

在文革的環境裡,「破四舊」的口號喊沸沸揚揚,而「棋道」本身當然是舊,但「棋」本身只是一種娛樂消遣,還不至於被大加剳伐。從幾句棋道已頹的話中,作者不免有把之比做中國傳統文化的意思。王一生的母親認為下棋不是能靠著吃飯的事兒,而撿破爛的老者認為下棋是不可以之為生的事,雖然兩著的理由不盡然相同,但都暗示了下棋是一件精神生活的事兒。而用來比做文化,到底文化也是一件精神生活的事兒。

對王一生而言,「棋」是他的精神寄託,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但由於從小被母親灌輸的觀念,他不至於對精神生活廢寢忘食。既使下棋對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絕不是因為它是高級的文化或是深厚的傳統,而是因為他喜歡下棋,在棋的世界裡讓他感到愉悅。

而在一些名士,下棋不只是技藝,而是深厚的文化涵養。可到頭來他們觀注的不是純粹的棋,而是這種文化氣質了。

除了愉悅之外,由於母親留下的那一副無字棋,下棋本身可能帶有一點懷念母親的意味,他想讓母親看到他在下棋方面是多麼厲害,所以這些無字棋才會像溫柔的眼睛一般。這與母親曾經一度不淮他下棋,後來又允淮了的過程不無關係。也就是說,這有些許移情作用的意涵。

而王一生的棋藝所向無敵,也意會著傳統源自民間,且終究不滅。這是也許是針對文革時期強調「破四舊」後的反省吧。

人類存活的雙重面向──精神與物質──在文革之下以及在文革之上

討論重心移到文革上,對於當時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我們得到了一個大約的架構。

在物質生活方面,那是一個「吃」都成問題的時代。社會上雖然充斥著革命的氣息(社會革命的持續),但這不足以麻痺人民飢餓的感覺神經,所以,吃不吃得飽的問題,以一種若有似無的樣子,縈繞在大環境裡。而遭受革命的傳統文化方面,在文革之後興起一股復興的風潮,憑藉的是什麼呢?文革過程中這些文化依舊存在某些人的精神生活中。支持著這股殘存的是什麼力量呢?是對道統的維護嗎?那太嚴肅了,一定被革命革掉的。其實這些並無關於什麼博大的社會意義、道德意識,只是一種個人的精神生活憑藉著而已。王一生的一句「和了吧」把所有嚴肅的命題都給解了套。用不著那麼沉重,這不過是俗世中的一種趣味,一種精神食糧,不是俗人還真體會不到呢!

當作者完成了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就再也不屬於作者,而是讀者的了。
字數:1,956


大一國文:皇民化的過去與現在


皇民化的過去與現在


  所謂的皇民化,即是日據時期日本政府在台灣推行的一系列,旨將台灣島民精神上歸化為日本國民的運動。「收奪漢語、中文的使用,強行推行日語;禁止台灣一切漢族系民間宗教,強家日本神道信仰;禁止台灣人的傳統生活習慣;鼓勵棄絕漢民族祖先傳用的姓名,提倡「創氏(姓)改名」,改用日本氏姓名。在一方面宣傳皇國史觀,宣傳所謂「日本精神」及「大和魂」,但在具體的政治、社會民族關係上仍保持實質上向來存在的殖民歧視構造」(吳婉筠《皇民化運動與皇民文學的生成與歇斯底里機制》)。為什麼要推行這個運動呢?時值日本軍國主義大盛、奮力擴張的年代,為了進攻南洋,有必要將殖民地台灣作為前進的基地。為了使用這個基地時能夠安心,於是必然要使台灣的居民能夠一心一意效忠日本殖民母國。基於這個理由,皇民化是一定要進行的。

  要使一個地區的人民放棄其固有的文化,轉而接受另一個外來文化,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日本在台灣所推行的皇民化,卻也收到了不錯的成效,究;竟是什麼因素促成的呢?

  物質上,在台灣的居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見識到了日本式生活所表現出來的從容、優雅,認為自己的文化相形之下變得污穢、野蠻,於是產生了自卑感。當日本人開始張開雙手歡迎台灣人變成日本人時,對這些自卑的人們無非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另外,變成日本人在政治上也會變得相對有優勢一些,何樂而不為呢?

  精神上,讓我們轉向當時的學生。在類似洗腦式的意識形態教育下,也相信起日本人是多麼地優秀,日本人的理想是多麼地宏大這些事情。在這群深信不疑的人中,他們的皇民化更可能懷抱著理想主義,燃燒著一服純粹熱情的火焰。就算意識到這不過就是場騙局,那也是後來的故事了。

  為了擺脫自卑感而心甘情願成為日本人,這件事本身是一個扭曲的信念。這不是真正的心甘情願,而是在長期被壓迫的感覺之下,表現出來的歇斯底里。像是被點燃的宗教狂熱。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太有可能是充滿著恨意的了!這恨意的對象不一定是哪一個,可能是日本,亦可能是中國。因為迫使他改變的力量,是在台灣中國的式微和日本的膨脹,所以兩者都是成因。

  至於這些學生們,則是被極其美化後的日本文明給深刻吸引,算是知識的負作用嗎?總之,當他們看到了更多了之後,可能導致文化歸署的錯亂。

  特別挑出臺籍日本兵,因為他們是很明顯地有機會將恨意發洩的一群。在他們之中,到了中國戰場的那些人,有機會虐殺中國人(也許他們意識中稱之為支那人)。不管恨意來自哪一方面,因為自己的過去所蒙上的一層被輕視、欺壓的陰影,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成立(也就是說,招致他們怨恨的,是這個交互關係本身),甚至其實皇民化了之後,台灣人依舊持續地受到了日本統治者的歧視,所以在戰場上屠殺中國人的理由可充分著呢,這股怨念可強大著呢!這對他們來講,是身分的再確認,是對過去的全盤否定,是自己已經全然改變的嚴正宣告。自己可以無情地殘殺中國人,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中國人,而是「天皇的子民」。

  戰爭結束,有誰料到日本居然會戰敗呢?自己的家鄉居然又變成了中國的領土。對於從小就日本化的人們來說,要改過來實在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在某些老一輩的人來說,甚至有些人是懷念日本統治的歲月的。而且,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接收台灣的那群人,軍紀上、外表上都不如日本殖民者的樣子,還有一些衝突事件的發生,使得台灣的後殖民場景並不是盡力地想要脫離被殖民的過去。在新政府的高壓政策之下,緬懷過去變成了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了。

  終究,皇民化運動結束了,現在至少外表都要變回中國人的樣子了,但那一段皇民化多少都會留下一些深遠影響。當釣魚台還佔在日本人手裡,當慰安婦對日本政府的訴訟又告失敗,還是有那麼樣的聲音,稱他們想要再歸化為日本人,不只是老一輩的人,甚至在年輕人裡面也有人這麼想(從前我就有聽過我的同學有過這樣的說詞)。另外,在三月十六號晚上的台大正門,有一群老人們掛著反霸權、反併吞的布條,當時我聽到他們所放著的音樂,卻是日本軍歌的台語填詞版。對他們而言,日本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另一種可能的選擇。對老一輩的人而言,日本有一股親切感,甚至還有股聖潔的感覺呢!

參考資料:
陳映真《歌唱“同期之櫻”的老人:皇民化的傷痕》
吳婉筠《皇民化運動與皇民文學的生成與歇斯底里機制》
楊威理《雙鄉記》


大一國文:從戰爭爆發對流蘇與柳原所產生的轉變聯想……


從戰爭爆發對流蘇與柳原所產生的轉變聯想……


 


街頭轟隆轟隆馬來一輛軍用卡車,意外也在門前停下了。鈴一響,流蘇自己去開門,見是柳原,她捉住他的手,緊緊的摟住他的手臂,像阿栗摟住孩子似的。人向前一撲,把頭磕在門洞子裏的水泥俗牆上。柳原用另外的一隻手托住她的頭,急促地道:『受了驚嚇罷?別著急,另著急。你去收拾點得用的東西,我們到淺水灣去。快點,快點!』


 


故事在這裡進入了轉折,流蘇與柳原之間的關係從原本看來似乎有點心機的互動,傾刻變成了相互伏持,儼然是一對相互依靠的夫婦了。而造成這個巨大轉變的,就是在故事之前的部分完全料想不到的「戰爭」這個因素。戰爭這件事實在是擁有好大的魔力,什麼事都可能瞬間改變,包括流蘇與柳原之間的戀情。




戰爭是如何在這件事上面發生作用的?還不就是危急了生命嗎。當事情牽扯上了生與死的問題時,其它命題都顯得無舉足輕重了。兩人刻意維持的形象,當遇上了生死問題的時候,亦變得再也不重要了。如果形象要繼續維持下去,那麼到最後若什麼都來不及時,那種後悔莫及沒人有足夠意志力能夠承擔。




幾乎所有戰爭都存在著這樣的場景特性──失序。每當戰爭爆發了,炸彈、飛彈此起彼落時,我們看到了人們在文明的偽裝下,從來不曾展現的生物性的人的一面,就這麼坦誠地曝露在爆炸的火光中。太多其實根本不重要的東西,平時一天到掛在嘴邊、載在頭上、穿在身上,這時倒是全都消失無蹤了,展現的是一片真實,不管這個真實是正面還是負面(取決於個人特質),至少對每個個體而言,當下他們所追求的是真正對他們重要的事。




脫離了戰時的非常狀況,難道人們一定要迂迴曲折地面對生活嗎?其實就算不是在戰時,那份真實依舊是存在的啊!另外,這份真實也包括了大部分的人其實是不願意戰爭的,如果在平時能夠正視這份真實,也許戰爭根本就不會發生吧!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實在太聰明了。




結婚啟事在報上刊出了,徐先生徐太太趕了來道喜,流蘇因為他們在圍城中自顧自搬鬼罕全地帶去,不管她的死活,心中有三分不快,然而也只得笑臉相迎。柳原辦了酒菜,補請了一次客。不久,港滬之間恢復了交通,他們便回上海來了……


 


歌詞翻譯:Sonata Arctica - Letter to Dana


Sonata Arctica - Letter to Dana

(收錄於Ecliptica專輯)



Dana, my darling, I'm writing to you.

Cause your farther passed away, it was a beautiful day

And I don't want to bother You anymore,

I used to hope you'd come back

But not anymore Dana.



Dana,我的摯愛,我寫了這封信給你

你的父親已經往生,在一個晴朗的天氣裡

我不想再次地責備你

曾經希望你能回頭

但都已破滅,Dana



My eyes might have betrayed me, but I have seen

Your picture on the cover of a filthy magazine

And I think my heart just cannot handle that

Dana, my darling, would be so bad.



也許是我眼花,但我看見了

你的照片在成人雜誌的封面上

我想我的心承受不了這番打擊

Dana,我的摯愛,居然變得如此這般



Dana my darling I'm writing to you

Your mother passed away it was a really rainy day

And I didn't mean to bother you anymore

Your mother wished: Come visit your fathers grave, Dana



Dana,我的摯愛,我寫這封信給你

你的母親已經往生,在一個陰鬱的天氣裡

我無意再次地責備你

她臨終說:來看看你的爸爸吧,Dana



Your father disowned you because you have sinned

But he did forgive you in condition he was in

And I hope you won't do those things anymore

Dana My darling I'm waiting for



因為你的罪惡,你父親與你斷絕關係

但到了今天的情況,我想他已經原諒了你

我希望你能不再犯下同樣的錯

Dana,我的摯愛,我等待著……



Dana O'Hara oh, Dana my dear,

How I wish that my Dana was here

Little Dana O'Hara decided one day

to travel away, faraway



[chorus]



Dana O'Hara oh, Dana my dear

我多麼希望妳在這裡

小小的Dana O'Hara 在那一天決定

遠行,離開這裡



No, you can't surprise me anymore

I have seen it all before

But it seems I cannot let you go

Anyhow, Dana, Dana, Dana, Dana



不,你再也無法讓我驚訝

我什麼都見識過了

看來似乎我不該放你走

無論如何,Dana,Dana,Dana,Dana



And I think that I told you, I'd wait for you forever

Now I know someone else's holding you,

so,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 I must lie

Lie's a sin, mess that I am in,

Love is not the thing I feel know

I promise you: I won't write again 'tll the sun set behind your grave



我想我跟你說過,我會永遠等著妳

但現在我知道妳在別人懷裡

所以,畢生第一次,我撒謊

撒謊是罪惡,是我的狼狽

我想我不懂何謂愛情

我向妳承諾:我不會再寫信給你,直到陽光在妳墓上逝去



Dana, oh, Dana I'm writing to you.

I heard you passed away it was a beautiful day

I'm old and I feel time will come for me

my diarys pages are full of thee



Dana, oh, Dana 我寫了這封信給你

我聽說妳已經往生,在一個晴朗的天氣

我已經老了,行將就木了

但我的日記的每一頁都寫滿了妳



[chorus]

2007年9月29日

大一國文:從魯迅《祝福》、《故鄉》談討清末民初西式教育普遍所造就的知識人樣版


從魯迅《祝福》、《故鄉》談討清末民初西式教育普遍所造就的知識人樣版


前言:當東方遇上西方

  那是一個衝擊與交融的時代,無可避免地在一個古老自大文明底下生存的人群,必須接納吸收來自大洋另一端的文明的成果。這不只是庸容典雅的文化交流,而是生存壓力逼得不得不這麼做。在那樣的時代下,學習了西方知識的人,接觸了與他成長的那塊土地上的人們相當不同的教育,開拓了其先祖未有的眼界。在這樣的條件下,時代寄望他們成為新知識的傳教士,讓籠罩古老文明下的人們能夠體認到甦醒的重要。話雖如此,但是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這群接受過西方教育而後回到故土的人們與故土究竟有芽麼樣的交互作用?他們的思想本質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嗎?且讓我們以魯迅的兩篇小說《祝福》與《故鄉》中,主角與其故土的人、事、物所引發的化學反應,來探討這個問題。

知識人與故鄉人的互動

  在《祝福》中,第一個與主角接觸的人是他的四叔。從這兩人在第一段的對話中,不難發現主角與所謂「舊」的知識分子已經劃清了界線,自認為屬於「新」的一方。但後來其與祥林嫂的對話中,他卻充分展現出一種苟且的樣子,想把自己實在無法以科學或哲學方法分析的問題用一句「說不清」含糊過去。他有意會到自己在這段對話中一開始的回答,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嚴重後果(而且後來真的「如願以償」)。但是,不都說了「說不清」了嗎?既然說不清,那說過什麼都可以不算數的。
  當那短工宣告了祥林嫂的死亡那刻起,他所自認為的「新」也在瞬間崩潰了。忌諱左右了他的行動,從中國傳統文化解放出來的新思想,又被陳舊的習俗給綁死了。他在於新時代知識分子的信念原來如此的單薄,充其量他只不過是可看不慣舊思維,又體現不了新價值的四不像。跳脫了儒家思想後,他只不過把人字旁改成了心字旁。
  而在《故鄉》,主角與「豆腐西施」楊二嫂的對話中,受過西方知識薰陶的主角(從「彷彿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一句可看出),在家中扮演了「老爺」的角色,溫和謙虛而帶點貴氣,這點在後面接著關於返鄉期間內的生活「一面應酬,偷空收拾行李」亦可呼應。而故事的重頭戲是主角與兒時玩伴──閏土的相逢場景,縱然對兒時兩人的回憶多麼的真切,但在閏土的一句「老爺」之後這些回憶在他的腦中頓時噤若寒蟬。這並不能夠怪閏土的,他只是說出客觀情況,而在對他不甚友善的時代中,他被逼得只說得出這句話。但是主角對這樣另人難堪的景況,也只有硬生生地接受。其實他有能力讓情況稍微好轉一些的,但是他終究沒有這麼做。
  他總是個有新式思維的人,不願後輩的人如他一般,因為階級關念造成隔絕。但是,是什麼讓他這個觀念非得留給下一代的人去實行而不願從自身開始呢?難道是有所顧忌嗎?那麼,這是出自自身還是來自外界的呢?我無法阻止自己認為這也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一種為了維持表象安穩的「面子」而有的反應。

故鄉對知識人的意義

  兩個故事都是返鄉的故事,一個是回到故鄉收拾東西的,另一個充其量不過是路過罷了。故鄉對這兩個故事的主角而言是什麼呢?他們又怎麼看待過去與現在的差別呢?
  在《祝福》裡,故鄉對主角而言似乎沒什麼太大的改變,單是住在那兒的人都變老了,而真正有改變的彷彿只有他自己。過去的故鄉與現在的故鄉都是模糊的,從模糊到模糊之間,差別大概不會太大。自己彷彿是故鄉的局外人,是隨時準備離去的過客。可是到故事末段的時候,其實他自己並沒有如自己想的有那麼大的改變,也許他自己並沒有意會到,到了最後他甚至根本算是變回來了,虛妄的改變終究還是不存在的。
  而在《故鄉》中,主角首先感到他記憶中的故鄉比眼前的故鄉要好的多,但他也說不出差別在哪兒,沒有影像,亦沒有言詞,因而他斷定是自己的心境改變了。但是,從故事的發展來看,故鄉在他記憶中刻下的美好,主要是與閏土之間的兒時回憶。美好的故鄉,對他而言,就是閏土;閏土變了,所以故鄉不美好了。多少兒時的歡樂時光,在當前的冷酷刻絕之下,成了只能緬懷的對象了。

結語:這兩個「知識人」與知識分子的差異

  這兩個故事中,魯迅所刻劃出來的兩種接受過新知識的人的典型,嚴格來說其實是一樣的。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都無法實踐所學的思維部分(若有技術方面類似『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式的實踐,我們無從得知。而且,在本文所探討的問題裡,那是不足夠的)。西方知識的人道、對弱者將心比心的關懷、客觀分析、獨立思考的精神,他們都無法做到。一者是完全揚棄弱者而說出「被無常打掃得乾乾淨淨了」這樣的話,一者則是「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是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地放棄了自己這一代。西方的知識分子所應有的勇氣,在這兩人的身上找不到一絲跡象。來自西方的「新知識」,不過就是一種一技之長,一種備而不用的武裝,這種備而不用的武裝沒有作用,沒有殺傷力,不過是一種裝飾品而已。所以說,這兩種典型其實是同一種,唯一的不同,來自兩者的不同背景:一者來自傳統的大家庭,但是自己名下並沒有繼承太多財產;另一者則是「老爺階級」,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有社會賢達般的地位,有閒情逸致讓思緒遊走各處。可是,一樣的都是「學(思)而不致用」,至少在社會階級思維及獨立行為勇氣上是如此。
  是否我給知識分子下了太嚴格的定義了呢?當時學習西方學問必然成為一股潮流,然而不可能每個人都能符合知識分子的條件,符合的人往往是極少數。但是,也不用太過悲觀,極少數仍然是存在的,還是會有符合知識分子條件的人出現的。純粹的專家絕對稱不上是知識分子,只有關在象牙塔裡研究的人也稱不上是知識分子,屈服於某種權威甚至為之服務的人也稱不上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必須是具有多方關懷,能夠自由思想,並且致力發揮響力的人。在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的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一書中,提到了一個「業餘者」的概念,我想這是用來衡量是否為知識分子的一把良尺。


大一國文:傲慢下的自信


傲慢下的自信
     ──論老舍《善人》中穆女士的性格形成

相信看過老舍這篇《善人》的人,大部分都會對這位穆女士感到會心一笑,另外一小部分可能會驚覺自己也是穆女士。穆女士的形象是滑稽的,將一種自以為是的資產階級自大施捨行徑寫得相當神氣活現。

善人。當兒子的老師方先生在大清早求見時,隨隨便便就打發人家,事後還認為自己為人家設想周到;盲啞學校展覽會,她所想要的只是去拍個照,給自己留下「在場證明」;對社會的貢獻,是提倡一般人根本負擔不起的高級西式沐浴和西式餐點;認為給窮人錢是害了人家,而給顯坊赫者的禮物則是尚嫌太薄。客觀來看,以上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壞事,但也沒一件稱得上是好事的。可是這位穆女士可是認為自己是個社會不可缺少的大善人呢。

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呢?進入了民國,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這位穆女士就是一位資產階級。並且,在她眼裡,一般人彷彿是另一種低等的物種似的,自己還得為了教育這些庸俗的人勞心呢!從穆女士一連串的言行舉止中,我們可以感覺得穆女士其實是相當愚昧的,但她自己完全不這麼認為。什麼讓她有這樣的自信?應當是一種階級優越感在作祟。自己是有錢人,而且自己又是「新時代的人」,帶領世人應當當仁不讓,而這個「仁」是什麼呢?此時她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當然是以她的標準為標準。

「窮人有了錢就是禍,所以窮人不應當有錢」這個關念足以說明她的優越感有多麼強烈。自己與「庸眾」有多麼大的不同,而庸眾就該永遠是庸眾,來接受自己這個見過世面、眼光遠大、也懂得為他們著想的好主人的安排(擺布)。我們可以說穆女士所代表的即是資本主義的負面形象,有錢人財大氣粗並且愈有錢,窮人低聲下氣並且愈窮。

有趣的地方又出現了,為什麼她會想跟秘書馮女士多聊幾句呢?其實,她的傲慢自信也給自己帶來了些許無力感。雖然這種感覺極度輕微,但是她可是以救世為天職的人,任何在她身上的不悅都是影響到全人類幸福的,因此她的無力感就被放大了。

總之,穆女士的自信來自於資產階級的優越感與傲慢,這也讓她對自己的無知形同目瞽一般。在西化潮流下,強化了她的優越感的,更是一種盲目的西化。她其實沒有想太多,只是憑著自己無知的直覺來做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