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美好的小孩

第一次看到Fairchild其實是在半導體工程的課本上,Intel的創辦人之一Robert Noyce在這間公司搞出了第一個以矽為基底的積體電路,而同時Jack Kilby也在Texas Instrument弄出了另一種積體電路。可以說是積體電路的出現是大勢所趨,只是藉由這兩個人的手來實現。總之,他們共同享有了積體電路發明者的美名。


當年是這樣的,William Shockley發明了半導體元件之後,許多人慕名而來。後來有八個人發現Shockley的實在金歹鬥陣,於是又集體退出Shockley旗下。然後,有一家叫Fairchild的公司,本來是做相機的,資助他們搞一家半導體公司,就是Fairchild Semiconductor。那時Fairchild是很威的公司,掌握了量產積體電路的關鍵技術。不過在那個矽谷正要起飛的年代,哪有人會乖乖地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的,都麻搞出一點新東西就要去另起爐灶了!所以一些厲害的人就漸漸離開了Fairchild,搞了很多現在還赫赫有名的公司,像是Intel、AMD、National Semiconductor,讓矽谷變得很熱鬧。不過相對地,Fairchild也就顯得淍零了,一度被四處賣來賣去的。後來它立圖振作,開始去併購別的公司,慢慢變成今天的樣子。


半導體工程的課本記載了如上的故事。不過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只覺得這家公司的名字還真趣味,居然會取名叫「美好的小孩」。然後研究所念了電力電子之後,原來它有在搞電源IC,而且聽說還併購了一家台灣做電源IC的廠商。而研究所畢業之後,我居然就要從這家公司開始我的故事了!


希望真的可以是一個美好小孩的故事。



2010年9月18日

夏綠地,上青天

李清照團的花痴系列作品總是因為其特別濃烈的色彩而讓我忍不住特別矚目,而這回除了該團一向帶來精湛演出的當家女角之外,又加上了詹慧玲這個有點傳奇色彩的名字在文宣上頭,實在讓人很是期待這樣的組合會有怎麼樣精彩的對手戲。我通常不會特別記得演員的名字的,但是由於曾經讓臨界點衣不蔽體的演出嚇得魂不守舍所以意外地記住了這個名字。


這一系列首演時幾乎都以人名當標題來暗示獨角戲的意味,諸如曹七巧、白素貞、劉三妹和陳清揚等一脈相傳,而這次固然也是人名卻是個洋名字(或者要說她其實是夏綠地夏小姐非而非洋名),據說是跟一部叫《黃色壁紙》的女性主義小說有關但我沒研究,並且這回它居然變成了兩大女角領銜主演了。


演出的場地感覺平常應該是個辦展覽的地方(這是比較侷限的說法),中間有個大柱子讓人一開始不知道該選柱子的哪一邊坐視野才會比較好。舞台依舊相當別緻,黑白壁畫和服裝箱之外最重要的是那些繩子,有垂的有掛的更有弄成形狀圖騰的。服裝設計得很方便,前面一套後面一扣就換裝完畢,我都想要有一件了。


兩位名伶的演出果然驚人,一開始還以為一向令人驚艷的王小姐這次演出怎麼被詹小姐給壓住了,前半段詹小姐的演出都要濃烈得多也許是角色特性的緣故,後來角色換來換去之後兩位小姐的演出也漸漸地變得難分軒輊了。


不過晚上看戲沒有特別準備精神我還是很容易精神不濟,今天去得很趕晚餐也隨便嗑了便利商店的壽司手捲,結果大概在演到揭露了女兒的存在時我就開始有點愰神了,實在讓人不勝唏噓。


另外我也很後設地注意到了燈光,幾年前我曾經想過怎麼沒有看過LED做的舞台燈光,不是都信誓旦旦要取代燈泡燈管的,而且傳統的舞台燈都讓人熱得受不了,結果今天看到了由紅綠藍三色LED組成的可調色彩舞台燈了,看來要找到沒人做過的東西還真不容易。






2010.9.17, 19:30
《劉亮延花痴劇場系列 五 - 夏綠地》
by 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
@ Akri築空間


2010年9月10日

末日預言

由於一些2012年的預言,加上電影的推波助瀾,關於2012年會是世界末日的說法廣為流傳。這讓我想到,在上個世紀,也有許多人說2000年會有大事發生,也是類似世界末日的預言。那時我滿心期待,期待真的會發生什麼事情,然後世界會變得不一樣。結果,2001年還是風平浪靜的到來,而二十世紀也就悄悄地結束了,令人大失所望。


不過關於2012的說法,有一個很有趣的版本是說地磁倒轉將在那年發生。高中時在地球科學上面看過這個名詞,感覺相當有趣,原來指南針也有顛倒過來的時候。不過印象中這個現象發生的週期是超過人類感知的時間長度的,如果剛好我們這一代就碰到了這個週期的末端,當初在地球科學的課本上應該不會說得那麼平心靜氣,而學術界也不會這麼沉默無語,更不用說大眾媒體和藝術作品了。


我想,2012可能還是會讓人失望吧!


2010年9月9日

裸體的Line6 POD X3 Live

Line6的POD X3 Live是一款頗受好評的地板形綜合效果器。由於防踩横捍螺絲鬆脫,所以我把它拆開來鎖緊了。
拆的方式是用六角扳手把前面和後面下排的螺絲解開,再把下方的兩個螺絲用十字起解開,就可以把下面板整個拆下來了。
趁這個機會,就把裡面的樣子拍個照來跟大家分享!首先是整體電路的樣子。


X3-Full View.jpg


然後分三個部分,由右而左。


X3-pt1.jpg


最右邊是電源進來的地方,之後再說。
而中間貼了「玩家」那顆analog devices的IC應該就是整台機器的核心了,我想是DSP吧,型號被玩家擋住了。


X3-pt2.jpg


這裡右下角有一個NXP的micro controller,和SST的flash memory。
上面那排是各種插孔,輸入輸出都有。中間圓圓的是可變電阻,基本上就是旋鈕們了。兩者之間的八成是一些opamp或A/D、D/A吧。
左下方有一群可疑的電容,不曉得是做什麼用的。


X3-pt3.jpg


左邊是wah/volume踏版的部分,也是輸出一個數位信號回到電路的中心去吧。


X3-problem.jpg


中間就是我把它拆開的原因了,鬆掉的螺絲一顆。


X3-Power.jpg


因為我念的是電力電子,所以當然要看一下電源的部分囉!圖上最右邊的應該就是電源線路了。
POD X3 Live吃的電是9V的交流電,一進來就經過一個PI型濾波,接著有四個Diode(被藍色電容擋住了),我想是做橋式整流的作用(交流轉直流)。
它是在機器裡才把低壓的交流整成低壓直流,因此外面需要一個又大又重低頻的變壓器。
似乎有不少音樂器材都是這麼設計的,不曉得為什麼(當今的電子產品大多都是用adaptor直接把高壓交流轉成低壓直流,因而可以用較小較輕的變壓器,可攜性較好)。
整流之後再經右下角的PWM做穩壓,控制IC的型號是2374A,我想是一個Buck converter吧。


以上就是脫光光的POD X3 Live,不過它還沒有被看光光啦!


2010年9月7日

剛才把軒轅劍四給破了

剛才把軒轅劍四給破了!


之前聽說軒轅劍四在比較新的顯示卡之下,會有破圖的情形(不過聽說如果用win 7可能可以避免這個問題,這我沒試過)(但是對岸有神祕的破解修正檔,代表這個問題只是製作單位沒有處理而已...),所以在我的桌電上完全就是不能玩。沒想到在筆電上居然可以正常顯示,於是我就花了點時間把它拿出來重溫了。


這是軒轅劍系列3D化的第一部作品,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畫面稍顯粗糙,不過玩久了就習慣了。這一代的故事是延續二代外傳楓之舞的設定,楓之舞是我第一個接觸到的軒轅劍系列,那時為了它將歷史、神話與科幻巧妙地融合而感動莫名。所以,做為一個深刻回憶的延續,在許多時候它會喚起在楓之舞時的印象,而擴張了情感上的渲染力道。另外,外傳變成本傳這件事也蠻有趣的,不過軒轅劍系列的外傳和本傳似乎一直是在同一個世界觀底下的,所以並不衝突。


我不記得以前玩的時候把整個遊戲完成到什麼地步,不過這次倒是蠻徹底的。與主線劇情無關的內容,比如domo小組特別任務,以及玄冥宮打撒旦、蚩尤和紋錦都完成了(不過「怪照片」還少一張)。在橋下撿鞋的劇情時,整個背景的畫面加上配樂,我一度有一種這是3D版的楓之舞的幻覺,因為整體的質地都非常相近。當然還有楓之舞的「紋錦主題」配樂重新以「心影交疊」出現時,也是讓人汗毛直豎啊!當然配樂重新編曲的例子不只這一個,還有其它的,不勝枚舉。


這一代的遊戲性還不賴,相當耐玩。大部分的時間資源都不夠這個特性,也讓不同的資源分配決策有蠻明顯的影響,這也讓「天書」系統顯得逸趣橫生。當然,還有繼承之楓之舞的良好體質。楓之舞的故事設定算得上是華文RPG的一代經典,當時在玩的時候雖然因為距離發行已經過了N年導致遊戲使用的技術顯得落後,但一點都不影響遊戲本身的成功。很多細節都弄得讓人神往,甚至是NPC的對話內容都很有味道!而四代的Domo小組的設計相當靈活,甚至還有照色合照的功能,相當幽默!


如果說紋錦因為是煉妖壺製造出來的因而不會變老,那麼為什麼四代的紋錦會從當年的小女孩變成了阿姨呢?是服裝的關係,還是年紀其實是心境的問題呢?另外,說真的,我覺得輔子徹在最後出現的地方,實在有點生硬。


軒轅劍四主要角色合照


軒轅劍四Domo小組合照  


Crescent Lament 8/14演出的錄影

如果你錯過了Crescent Lament於8/14的演出,而感到無限愁悵的話,底下幾支當天的錄影也許讓你稍稍慰藉一下……


 





Victims of Discrepancy






 


The Deepest Despair









Fearless Assault









Orphaned Warrior









Compromised Wills









2010年9月6日

時空情人的冰島

昨天一整天都在看表演,下午一個、晚上一個,但是兩個表演的時間都不長,反而是中間等待的時間比較多。


下午看的《時空情人音樂會》,是把舒曼的《詩人之戀》與南管曲目交互呈現,讓南管的形象成為詩人之戀中所有熱望所投注的對象,德文歌曲與漢文古調成了互有情意卻不得所終的一對戀人。在這樣的並陳之下,可以看到東西方兩種不同的藝術系統的異與同。異的是美感觀念與表達手法,舒曼譜的曲感情相當澎湃,情緒起伏劇烈;而南管呈現出的是幽深而纏綿,綿長而寸寸斷的悠遠情思。兩者的曲目交互演唱,就像在對話一般,辭意上亦有所連接,而人類社會亙古不衰的愛情主題就這麼被交織了出來。兩者之間若即若離的表現,讓這場音樂會巧妙地暗藏了劇情的流變。互異的情緒展現,讓人在兩種美感中迷醉心神。不過,南管的部分在知道唱詞的情形下比較容易欣賞,欣賞每個字都細細雕琢的趣味。


而除了音樂的部分,兩個演唱者的走位、體態與表情,還有舞台的設計和環境的應用,都是細細琢磨過的。舞台上灑了滿地的花,而後方是通往樓上高台的梯子。在這樣的環境裡面,男演唱人演澤了英雄主義式的主角形式,每個感情展現都擴張滿溢;而女演唱人(其實也演奏樂器)扮演了如同傳統戲曲裡的纖細女子角色,像杜丹亭裡的杜麗娘、紅樓夢裡的林黛玉那樣。


晚上看的《冰島》,就像導演在部落格上提醒的,帶有濃厚的文藝青年味道。由於我實在是俗不可耐,對於這麼文藝青年的作品難以消受,因些在看完的當下其實沒有太大感覺。不過,等到坐上回家的公車之後,似乎突然變得比較能夠欣賞了。一座座漂浮的島嶼在海上漂流,時而消融,時而凝結,但仍是一座一座各自獨立的島,這個譬喻其實也蠻有意思的。不過,那些漂浮的島在海平面之下的體積,對於海平面之上的想像可能有點煞風景。而三位女角擦身而過的那一瞬間,我以為那就是那幅喚為「冰島」的畫作中的三個女人。她們的距離,也許比起原本會在那幅畫中的三個人的距離,並沒有比較遠吧。


有一位演員的說話有時音量會太小,而無法聽清楚他在說些什麼。演出的場地是個經營自有創意品牌的咖啡館,感覺劇中的角色平常就應該會時常出入這樣的地方,所以場地選在這樣的地方,也是相當有趣而恰當的。


2010/9/5 《時空情人音樂會》@台北中山堂
2010/9/5 《冰島》@Somebody


時空情人音樂會:導演筆記


2010年9月5日

七俠五義之A擱發水陸大法會

今天晚上的「七俠五義之A擱發水陸大法會」,活生生的上演了所有搖滾樂的負面印象。在為時三小時的演唱會裡,可以看到有人嗑藥(姑嫂丸、消痔丸、感冒糖漿),也看得到亂交、濫交的場景(發生在舞台上的偽交合),甚至也有歌迷倒貼(強暴)搖滾樂手的情形。如果現場有狀況外的記者,不曉得會如何報導這場演出。


據說這是濁水溪公社第一次以它們為主體所舉辦的「演唱會」。三個小時包括中場休息的完整歌單,整場活動的呈現不辱濁團長年累積的地位,是我個人近年來看到濁團最為「渾身解數」的演出了。當然,在近年逐漸走向精緻化的情形下,其實舞台上的梗有許多過去的回聲,並以熟練的方式來呈現。


做為成團二十年的紀念,演出內容的安排以前三張專輯的曲目較多,並把過去的舞台元素擴張成為更為華麗的奇觀。比如說著名的春吶早洩事件,就發展成為今天舞台上此起彼落的鞭炮橋段;而早期的水腦病患阿志,也在這場演出中隱隱串聯成了連貫的敘事;而在特別來賓Freddy上台時,在the Wall出現過的生吞肉雞又再度地、加倍地出現了。這些過去的回聲,召喚著參與者對於這二十年的回憶。


幾經波折後,新世紀裡的新濁團,就如同編年史一般地集中安排在中場休息之後。中場休息那段時間也沒有浪費掉,在播放最新紀念專輯的歌曲時,安排了三位舞者上台舞蹈,並隨著曲目轉移而將衣物一件件減少。下半場的曲目以最近的兩張專輯為主,但不包括紀念專輯。它們大部分是較旋律化、精緻、且更傾向自省的作品。不過在演出接近尾聲時,舞台上似乎有點失控,也因此砍了一些歌。


最後的結尾感覺有點矛盾。在演唱卡通手槍時,農友的熱情舉動似乎侵犯到主唱小柯的界限,而顯得有些情緒。到底做為二十年的紀念演唱會,應該用卡通手槍、農村出事情、還是晚安台灣來結尾呢?三首歌分別為濁撌不同面向的代表曲目,做為結尾會各自有三種不同的意義。其實這三首都在將近尾聲時做了,但結果整個活動的最後一首歌,出乎意料地其實是同時做為謝幕背景的「頭路自己找」。這個結尾同時具備了早期和內斂兩個性質,算是一種巧妙的平衡吧!


阿志 中場休息3 煙火


2010年9月3日

電影《父後七日》觀後

這部電影的題材在傳統社會裡應該是一種禁忌,不過現在已經很難有什麼真正的禁忌了,因為有一張通行證叫做多元。


劇情所横跨的時間主要就是從遺體回家到火化中間的七天。七天這個時間是由於耆老挑選出來的良辰吉時,決定的方法讓人摸不著頭緒,而這七天裡發生的事情即是片子描畫的主要對象。片子大致上以順敘的方式描述了這麼一場喪禮,而參加過親人喪禮的人應該會對這些內容有所共鳴。


傳統民間信仰的喪禮,裡面有許多有趣、有時顯得有那麼些荒謬的設計,而片子在描寫這些過程時,也用了輕鬆詼諧的態度。我是在看了電影之後,才去找了散文來看。在後來才看了的散文裡,好像並沒有這些詼諧的內容,這應該算是電影裡才有的部分。而小說裡面主要的基調,在電影裡一直要到將近尾聲時才會渲染出來,那是在七天喪禮過後的事情了。


整部片子是可以看得很輕鬆的,觀眾會不時出現全場大笑。但是在最後面的部分,我覺得那一瞬間實在蠻催淚的,也許是那樣的情緒,呼應著我自己也存在的某種經驗吧!


電影預告:http://www.youtube.com/watch?v=jaSnSx7lHzw
原著散文:http://blog.chinatimes.com/essayliu/archive/2006/12/25/138703.html


2010年9月1日

愛父

去過台北車站北側的人,應該不容易忽視那件顯著的公共藝術品。
若從現今一般人習慣的文字閱讀方向,它的標題會被讀成「愛父」,也就是愛你的父親,Love your Father。


0827-愛父.jpg


不難發現,從上方圖片角度來看,「愛父」似乎是一個也說得通的誤讀。
畫面中的小男孩正在「服伺」他的父親,而這樣充滿人性光輝的時刻,自然是出自於愛囉!


這個雕像已經佇立了一些年歲了,也算是個黨國體制下的遺產。
「愛父」可以引伸為愛你的國家、愛你的黨,無私的為他奉獻,為他服務,甚至一個人不大願意做的項目。
而在一個男性霸權的文明社會裡,這也是在展現一種教育:「小男孩啊,你服務你的父親,將來繼承你的父親。」
所以,在這個角度對於該作品的誤讀,也呈現了一種對於現代文明的誠實描寫。


附上Aryeon的Loser一曲,這也是一首關於父親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