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

生活領域或觀光景點:在鎮西堡營隊後對於非都市環境發展的感想

  就台灣一般的工商業社會邏輯,對於非都市地方的發展,通常把它們想像為資源開發的場域,不論這個資源是原物料、人力、土地還是觀光。仔細省視這些資源的名目,不難發現它們都是都市觀點,這些開發無一不是為了都市而服務的。原物料、土地、人力是為了填補都市製造生活物資的基礎建設,而觀光也是為了提供都市人的遊憩與勞力的再生產。


  上面分別使用了「發展」與「開發」這兩個詞,彷彿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就我看來其實不然。就「開發」而言,其意象為挖掘出某種深藏的價值,來滿足另一個他者的需求,或交換他者所擁有的價值。所以這裡面包涵了外來者,而外來者可能是一個實際的群體或是一組價值觀。而「發展」則較為偏向單一主體的成長,不必然去符合外來的另一種價值,而是包涵者憑依著單一主體自身所擁有的獨特價值觀,自成系統地存有、甚至變化的腳本。


  日前我參加了一個由耕莘文教基金會主辦的營隊,其內容為在新光、鎮西堡部落體驗原住民族於山林環境中的生活方式。而營隊本身一個很大的特色在於部落方面,我們所接觸到的人主要來自馬告產業小組。就這三天營隊的印象來說,馬告產業小組所主張的部落發展路線,相當不同於都市眼光所規劃出來的方式,而更加強調部落的主體性。


  什麼是都市眼光所規劃出來的發展路徑呢?就我的看法,它們體現在政府或民間企業所主導或涉入的觀光景點開發案,這些例子往往會把開發重點擺在觀光旅館的建置、商業區的設立等。前者為的是要營造出對都市人友善的環境,符合其對於生活條件、品質的期待;而後者無非是要留下這些都市觀光客的錢,當然也呼應了消費社會的資本流通邏輯。而觀光景點原先所具有的事與人,就以創造差異性、突顯特色的方向來運作。然而,如果這個被視為觀光景點的地方,本來是不是也住著人,而他們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不同於開發者的想法與期待,對於開發者而言似乎不是個問題。因為做為強勢文化的開發者,往往假設其觀點為普世原則。


  而馬告產業小組所主張的發展路徑,則是以回歸族人原本所具有的山林生活特性,與山林共存共榮,並傳承屬於泰雅人的老祖宗智慧。在這樣的情況下,地方一樣得以發展,但不刻意迎合都市人的想像,而是以落實其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為基調。所以他們對於外來勢力的介入具有相當強烈的警戒態度,因為一個不小心他們的堅持可能就被這些勢力的價值觀給落下一道不可逆的永恒創傷。如果把他們的做法放在如今工商業社會環境困局的脈絡下,很有可能他們的方式正是最適合在那片山林的領域裡,最和諧的人與自然的永續共存方式。


  對於做為平地都市人的我們,我想應該要好好調整遊客的心態。到了不同的生活領域裡,應該要當一個好的「客人」,與當地環境和居民平等相待,達到賓主皆歡。而不該把自已視為旅遊中的行為主體,如同所有「遊客」一詞的負面印象部分。


 


 Day2-018.jpg


Day2-035.jpg 


Day3-008.jpg


Day3-048.jpg


Day2-039.jpg


Crescent Lament小型成果發表


Crescent Lament小型成果發表


Time: 8/14(六) 16:00
Set length: 50 min
Place: 台大醫學院地下二樓 杏林搖滾練團室(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一號)
Price: Free!
Details: http://crescentlament.pixnet.net/blog/post/31713202


2010年7月26日

飛機,載我去台北

就讀幼稚園的時候,我並沒有與母親住在一塊兒,而是跟外公外婆住在南部老家。
大概也是在那時開始,我對世事才有點記憶。
也就是說有印象的日子開始,我就住在南部了。
雖然在那之前,我其實曾在北部待了一段時間。


在南部的那段期間裡,成天跟對面與隔壁的玩伴混在一塊兒。
那是一個四處農田的地方,所以我們大概會爬爬聚落門口的樹,其它還幹過什麼事我就不是很確定。
總之,在一個家庭代工的年代,男人下田、女人拿事情在家弄,小孩應該會為了什麼而在庭尾被大人追著打。
雖然那時我開始有印象,但總是不甚清楚。


不過我還記得一個場景,應該出現過不只一次,而是有點像儀式性的行為。
當飛機橫過嘉南平原的上空,平原上三合院前的曬殼場,有三個幼稚園小男孩,
仰望著天空大喊:「飛機,載我去台北。」


這麼做是哪個孩子帶頭的呢?為什會這麼做呢?
難道懵懵懂懂的孩子就以經寄託什麼期待在台北這個地方了嗎?
就這樣的年紀,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而今,在台北盆地裡,正好我也抬頭望著橫過的飛機。
不曉得是不是該再向它寄託些什麼,在對於它的目的地並不知情的狀況下。


0714飛機載我去台北


2010年7月24日

台北的軍事重地+7/24的臣獸搖滾

今天晚上去了「臣獸搖滾」,從西門町走到東吳城中校區的路上,有許多跟軍人有關的建築物。
在從東吳回到西門的途中,發現原來我經過了傳說中的軍史館。
說到軍史館,很直接地就聯想到當年女學生遭姦殺的事件了。
再看到館外擺放的那幾門大炮模型,讓人感覺很壓迫、不舒服,就像是一整排赤裸裸的陰莖對著我似的……


 




 


關於今天去看的表演,印象最深刻的是黑市總統。
一整個set是不間斷的噪音,一把吉他彈麻而破掉的重覆樂句,大量的正回饋的精神崩潰演奏,
不知為何又硬又高又尖的貝斯,再穿插吼叫的人聲和口琴,聽著都覺得器材快要被搞炸了。
表演開始徫,底下的觀眾也一群一群地離開了會場,只剩下一部分的人還待著。


說真的,我一開始是抱著「看你們要怎麼搞」的心情看下去的。
不過老實講,到中間我一度聽得出了神。
結束時出去吃麵,還有餘音繞樑的感覺。


另外,看到口琴出現的時候,我想說如果最後來個反差很大的輕鬆結尾,應該也蠻有趣的。
不過他們並沒有這麼做就是了。


2010年7月19日

Review: Pain of Salvation-2010-Road Salt One

rs1


還記得之前有人評論《Scarsick》是一張較為band-sound的作品。那麼,到了這張Road Salt One,應該有一半的band-sound,而另一半則趨近Daniel的個人專輯。


如果撇除特別版的bonus開場what she means to me的話,第一首歌No Way還是個band-sound的作品,但接下來的五首歌裡,Daniel幾乎獨立完成了大部分的樂器演奏,包括鍵盤和鼓和一些其它的樂器(另外他也演奏了整張專輯裡大部分的Bass)。然後接下來三首是偏向band sound的作品,接到參加Melodifestivalen 2010的專輯同名曲Road Salt為Daniel個人作品,最後Innocence以band-sound做結。也就是說,Side-A除了No Way之外都是Daniel的one-man-band,而Side-B除了Road Salt之外都是band-sound-of-PoS。


專輯一打開就會開到一段話,裡面說"It will not beg for your liking"。這張專輯的作風的確不像一般會期待在狹義的搖滾(或金屬)樂團的作品聽到那樣,用旋律和節奏樂器將頻譜塞得密不通風。在不若《BE》那樣富有禪意的情形下,這裡有著比以往更多的頻譜留白區域。其實這樣相當利於PoS一向高度情緒化的作曲方式,在以對比營造的氣氛也顯現順暢。在Sleeping under the stars裡,歌詞第一句是"Wait darling wait, for that sound of electric guitars",但是這整首曲子完全沒有用到吉他。


但其實這張專輯也還是相當PoS。如果意識到他們的作品一向是由Daniel主導,展現了Daniel的個人意志的話,這張專輯一半以上呈現了Daniel個人的風采與蛻變,就像把某種一直都在的元素單獨抽出來獨立呈現。專輯的曲目分成了Side-A和Side-B兩部分,Side-A是Daniel的獨呈,而Side-B整個樂團就回來了。可以說Side-A是PoS的核心,而Side B是合體後變得更飽滿的PoS。但由於Daniel的個人意志始終貫徹,所以這張專輯的Side-B仍受到Side-A影響,因而整張專輯裡的作品們在形式上相當不同於以往。


對於還以為PoS是個前衛金屬團的人,不彷聽聽看這張專輯,會發現事情不是那樣的。而對於體認到PoS代表的是該樂團本身的獨特作風的人,應該不會覺得這張專輯有多唐突,其實還是一以貫之的。


"Side-A"
No Way
She Likes to Hide
Sisters
Of Dust
Tell Me You Don't Know
Sleeping Under the Stars

"Side B"
Darkness of Mine
Linoleum
Curiosity
Where it Hurts
Road Salt
Innocence


Road Salt
大部分的樂手都在台上……醞釀情緒?









Linoleum









2010年7月18日

《一一》觀後

早上在看《一一》,楊德昌導演的作品。


作品從一個都市裡的家庭為出發點,從家族裡的關係細究到各成員的生命事件。
這些人在你我身邊都可以找到類似的角色,但他們的故事卻又都那麼地不單純;
或者說,他們的故事都那麼的日常,就像我們身邊的人可能都各自有未展現的不單純面貌。
可是,是不是這麼日常的不單純,都只像是一團被自己給親手愈理愈亂的毛線球呢?


劇情的敘事四平八穩,但是將近三個小時的平穩敘事,卻在各個故事線非直接但在意義上的對話,交織成一面張力的網。
最明顯的,就是父親的初戀再現、女兒的綺戀、和小兒子的目光注視,不約而同地無疾而終。
而這面網,或許就是這三個小時的敘事中,想要言說、論證的事情。
生活不斷地與事件遭遇,如果有一個最初的想法,或說是初衷,這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將會一再地與之衝突。
隨著事件的發生與時光的流轉,接著的發展會是改變,變得成熟,或是變得陌生。
如何承受這樣的改變,而初衷是否必然壯烈成仁呢?


雖然長達三小時,其實這三個小時不會讓人覺得太長,結束時甚至還會依依不捨呢!
敘事結束在小朋友在喪禮上的一番演講,雖然同時每個人的事件都稱不上解決,
但這番說話著實是個很漂亮的收束,給每個人各自的事件下了很好的停頓。
說真的,那番話是不是楊導演自己第一人稱想說的話啊?


 









--
話說看到一半時,我聽到門鈴聲,就按下暫停去應門。
影片裡的門鈴聲怎麼跟我家的那麼像呢?


--
話說,楊導演原來和我的指導教授是同學。
In Memory of Ed Yang》 by Mr. Dan Chen


2010年7月14日

keFIR與基於脈衝響應的吉他箱體模型化手段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種電吉他箱體的模擬方式。所謂吉他箱體模擬,英文是cabinet simulation,簡稱cab sim。


一般而言,電吉他的聲響會經由以下的路徑來產生:弦振動=>拾音器電磁感應產生電信號=>電信號經由前級信號放大器(pre amp)放大=>前級放大後的信號由後級功率放大器(power amp)提升功率等級=>驅動喇叭單體而發聲。一路上都是電信號,直到最後一個步驟才變成聲學意義上的聲音。而在錄製電吉他的聲音時,是以麥克風去收箱體中的喇叭單體所放出來的聲音,於是乎吾人習慣的電吉他音色是喇叭單體放出來的聲音。如果直接去錄前面的電信號,那將不是一般人所習以為常的吉他音色。


在沒有辦法用cab+mic的方式收音的場合,要錄製電吉他的聲音就要經過所謂的cab sim,才能錄到大家印象中的吉他聲響。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產品提供了這樣的能力,像是一些綜合效果器、電腦裡的吉他效果軟體、甚至是DI和load box。如果想要直接將電吉他line in進電腦來進行錄音,一般都需要經過以上提到的任何一種產品所提供的cab sim。


如果將cab本身假設為一個線性系統,那麼根據信號與系統的理論,其脈衝響應(Impulse Response, IR)將能代表實際的cab的行為。將信號經過cab而放出來的聲音,將等同於原始輸入信號對cab的脈衝響應做旋積(convolution)的結果。而這就是用IR來做cab模型化(modeling)的理論基礎。


也就是說,對一個真實的cab,輸入一個脈波(impusle),並記錄其輸出響應(response),然後將信號根這個記錄下來響應做旋積,就會如同是實際由cab來發音一樣。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人以自己的器材所製作的IR檔,通常是wav的形式。下圖為一個IR波形的範例。


Impulse Response


錄音軟體可用的IR plugin應該是為數眾多,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keFIR這套。
keFIR本身是一個用來載入各種IR檔的VST Plug-in,同時號稱沒有latency的問題,而且免費!
下載連結


下圖是Steinberg Cubase SX3的畫面,左下角是掛載的keFIR VST plugin的控制介面。


keFIR and Cubase


keFIR


keFIR本聲的介面相當簡潔。
按load就可以去掛載各個IR的wav檔。
mix是乾溼比,通常會設得很高。
gain就是大小聲,由於每個人做的IR檔本聲的音量不一致,keFIR會主動調整gain值使音量盡量一致。
length就是採用的IR的長度,這跟convolution的運算量有關。太短的話聲音不對,太長的話系統負荷會加重。基本上keFIR也會主動調整,不過有時它抓的length會稍微短了點。
L、R是左右聲道,keFIR有單聲道和雙聲道兩個版本。
下方顯示的是IR檔的路徑與波型縮圖。


在許多國外的網站和論壇上,可以找到很多IR的檔案,在google打cab impulse response等關鍵字就可以找到很多來源了。
像是 Guitar amp modelingThe recording artNoisevault 等。
我自己收集了一些,放在這裡


我自己是Line 6 POD的使用者,也有用過Amplitude之類的軟體,它們有比較多的參數可以調整。
而用IR的方式,當然參數就沒什麼能調的了,而且還得到處去找IR的檔案,要花點時間。
不過,說實在效果還不錯。在有好的IR檔的情況下,成效往往可以超越那些要錢的玩意。


多說無益,看看下面的影片吧!










2010年7月12日

搖滾文武將 三重藝文祭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音樂祭辦在三重,真是不得了!
不過它其實不是音樂祭啦。都說了是藝文季,所以其實會場裡也有攝影、美術和書法等。
下午時的舞台也有一些非音樂為主的演出,我想是社區大學的成果發表吧!


如果拿他來跟其它音樂祭來比較,很顯然地,觀眾組成不太一樣。
大部分觀眾並不是追逐音樂祭的人們,更多的比較接近本地居民,有股在地的氣氛。
這麼一來,應該更有一種,讓更多人聽到這些東西的感覺。
話說,同時在貢察舉行的海洋音樂祭,應該也有很多不是追逐音樂祭的咖吧!


演出的音樂人/團體包含了閩、客、原三大族群,當初安排的人應該是意圖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吧!
畢竟這個活動的主辦單位是社區大學,就是會比較有公民意識,挺好的。


在早年好像有許多音樂人落腳三重,而如今三重卻彷彿文化沙漠。
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持續舉辦,並漸漸壯大起來。


入口直走


開箱文:AKG D5S

又是為了開箱而開箱的文章了。其實這根本是一種炫耀性消費的呈現方式吧!
這次買了一個短期之內應該不會用到的東西,可以把這個行為歸咎到畢業前的不安定情緒嗎?
總之,這次要開的是AKG D5S麥克風和W&H HM-6麥克風架。


AKG D5S


其實一共買了三樣東西,除了上面提到的兩樣,還有一條導線,打完折一共花了四千大洋。
事不宜遲,來開盒吧!


AKG D5S


反正就是這麼一回事嘛!
一支麥克風、一個專用的架子頭、專用的套子、說明書、宣傳品、保證書,還有一張AKG的貼紙!
這樣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有興趣的還是上網找review比較實在。


AKG D5S


2010年7月9日

開箱文:HD-668B

星期一去逛了台北樂器大展,一百多萬的PRS實在是夠嗆的!
不過,最後帶回來的是在同個場館聲勢浩大的多媒體展上買的Superlux HD-668B。
這是暨CP值之王HD-681之後,superlux推出的它們的半開放式耳罩旗艦產品。
因為之前有專業人士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正好又在展場上看到,想說不要空手回家,就帶這支耳機了。


 


Well,這是為開箱而開箱的開箱文,基本上沒有什麼內容。
首先,看看打開前的包裝,盒子而不是箱子 (= =)
這個包裝比之681的極簡樣品風,是華麗許多了。


HD-668B


打開盒子,裡面的樣子。
盒子上的中文是簡體,但是說明書的中文卻是繁體。
這隻耳機的耳機線是可以拆下來換的,注意說明書的袋子裡面有個小東西,是用來扣緊耳機與耳機線的。
不過,它大概很快就會被搞丟吧!


影像0080.jpg


把東西攤開來看吧!
線有兩條,一條一米,另一條三米,所以串起來可以連成四米長。對於錄音用途而言,這還不賴。
還有一個3.5mm轉6.3mm的phone jack轉接頭。這個轉接頭不像HD681是用旋轉固定,而是像市面上獨立買到的轉接頭,是一逕插入的。


影像0081.jpg


把線接上,加上固定器,就成了下面的樣子。
那個固定器應該只有在用它原本附的線才有用吧!
有人說換線可以讓音質再好一些……


影像0082.jpg


這次還是有個很棒的袋子,可以把東西一股腦地全部塞進去,變成下面的樣子。


影像0083.jpg


 


基本上,HD668B不再有如HD681的高頻太衝的問題。
不過,這次也沒有水貨先攻的狀況,所以價錢沒有到奇低的地步;可是CP值仍然很高啦!


載起來感覺還蠻舒服的,有一種頭被抱住的感覺。
不過有點熱就是了,耳罩應該都澼不了這點吧!(大概主要是因為我房間沒冷氣 XD)


聲音...well,我有點木耳。不過感覺是粒粒分明。
畢竟是監聽耳機嘛,應該就該冷靜地把該聽到的東西反映出來吧!
同時,也會突然發現到一些原本沒有仔細聽到的音色細節。

看Kenji Kawai的Cinema Symphony時,低音還蠻令人愉悅的。
攻殼機動隊的配樂裡有好多鼓,咚咚咚地好舒服!


2010年7月6日

【藝文遶境 搖滾文武將】三重藝文祭

 


三重藝文祭


【藝文遶境 搖滾文武將】三重藝文祭



  • 時間:柒月玖日到拾壹日

  • 地點: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南路86號(眷村文化園區),空軍三重一村內(忠孝橋下淡水河畔)


  • 7/9 祈天場接力1800-2200 拷秋勤--- 謝宇威(客家創作)
    ---Pisco樂團---董事長樂團!!!!!!!!!!!

  • 7/10鬥陣場接力1800-2200
    曾雅君---樂生那卡西---農村武裝青年---JINDOWIN 筋斗雲樂團---男子漢樂團*特別演出1630-1700 林中光樂團

  • 7/11熱鬧場接力1700-2200 謝宣圻(客家嘻哈)---東冬.侯溫
    dondon.hounwn---神棍---阿洛.卡力亭.巴奇辣---張睿銓

  • 免費入場(Facebook上有索票方式)

  • 活動Facebook頁面




印象中這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在三重辦這樣的活動。在橋上的宣傳旗織相當亮眼,一開始還以為是宗教慶典。


除了音樂展演之外,還規劃了「河左岸藝廊」、「藝文攝影沙龍」、「三重故事屋」等主題展示。


歡迎大家一同來三重目睹這場壯絕的文藝復興運動!




根據活動網頁,門票可以由1. 免費索取、2. 當場填寫資料、3. 網路下載列印 等方式取得,
不過我剛才去索票地點之一的里長辦公室,里長說還沒收到……我還是從網路上印下來好了 。


2010年7月4日

電影:EVA新劇場版《破》-You can (not) advance


上禮拜五才把《破》給看過了。
在這裡,劇情大更動,舊有人物的個性有所改變,甚至還有新登場的人物。
就背景資料的部分,除了日本之外的Seele組織有了稍微多一點的著墨了。
在TV版裡快結束才露面的最後的渚,在這裡提早露面了;雖然沒幾句台詞,但對於未發生的事似乎是很關鍵的。
平常落腳在冰冷單身套房的零,在這裡變得有點小溫暖;居然柔軟地想要安排碇家父子的和樂聚餐,這在TV版的零應該是不會出現的。
然後,這次庵野根本就在惡搞明日香啊!
明日香在一開始時正式登場,在中間提供了本片的殺必死場景;最後正當敞開胸懷之際,居然就被虐殺了!
雖然真嗣去救零實在超熱血的,但是明日香被掛掉還是讓人心寒啊。
不過,在最後的預告裡,明日香還是又出現了。

挺好的,反正原先版本的故事看TV就好了,新的劇場版做個截然不同的東西也好。

為什麼「序」、「破」之後,下一個不是「急」而是「Q」啊?


電影:《亂青春》


又一次的,看完以「青春」為主題的片子,會發覺自己從來沒有春青過。

為什麼他們的青春都可以有這麼多鐵鏽和雜草雜揉而成的色彩?



這是相當風格化的片子,並不以時間做為敘事的脈絡排序依據。

就像記憶,第一次回想可能並不完整,多回想幾次才會愈趨明晰。

不過,這麼一來它就變成會讓很多人直嚷看不懂的片子了。



另外,而這部片實在太過分了!

三個主要女角都風姿綽約,各有千秋。

講的白話一點,就是三個女主角都好正,而且各有不同的正法!

加上無敵的青春,畫出的光影引人不禁遐思。

這麼一來,就算看不懂劇情好像也無妨了,還是可以有別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