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兩個對立史觀的暖化末日


線性史觀下的全球暖化

在善惡對決的最終戰場,到底哪些人可以上天堂,哪些人必須下地獄,總算是有個完滿的結果。
而人類歷史在此也畫下終點。
如果全球暖化的結果將導致人類再不適存於世界,加速航向最後的審判是一個果斷的決擇。

循環史觀下的全球暖化

加速的循環,大約只是一個更大的循環中的一小部分。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經之路,而人類也沒有理由超越此循環的進程。
而在這之後,地球會再冷卻下來,孕育下一個循環中,另一個文明的誕生。
那之後,也許一樣的故事將再重演,這樣的循環形成了宇宙的穩定。

2009年12月27日

12/26 演出心得筆記


在the Wall的幾次演出,我都覺得我在內場聽到自己的音色很奇怪,好亮好尖,有曙光的感覺。

可是我本來調的都是比較低沉的聲音啊!

而我好像也是每次都站在舞台的同一邊,結果一樣的經驗不斷地重覆。

不曉得其它位置聽來如何?也許不一樣吧!



這次讓我驚訝的是,據說從台下聽來,完全不是這麼的回事。

我以為我的聲音好尖,而另外一把吉他的聲音好悶,

結果我收到的指令是相反的,高頻要再多一點。

也就是說,內場和外場,就我的位置聽來,頻率分布居然是相反的。



我在想這會不會是一個貼心的小設計,

其實是為了讓樂手能清楚的聽到自己的聲音,

於是乎就把正對音箱的監聽,在該音箱的音色做了比較突出的設定。

整場下來,我在自己的聲音的部分,真的都聽得很清楚。



The Wall 就甘心耶!



Pictures of Crescent Lament as ChthoniC's supporting band @ the Wall, 12/26/2009

2009年12月25日

98上,能源與環境:核能發電成本 Progress Reports part.2


Progress Report #5


這個禮拜我讀了來自《Nuclearinfo.net》的《Cost of Nuclear Power》。在這篇文章裡認為在之前美國的核能產業之所以沒有達到「容量經濟(Economy
of volume)
」,是由於舊型反應爐的設計缺陷、興建與運轉需兩張執照、及以各個電廠的設計不統一的緣故。從法國的經驗來看,在統一規劃、大量建造的情形下,搭配新型的反應爐,核能發電的成本可以再降低。

除了興建與運轉的成本之外,文章也提到了目前對於核廢料終極處理,以及電廠退役的成本的估算辦法。核廢料的部分是以每度發電撥出0.1(美國)0.13(瑞典) cent USD或興建成本的10%(法國),投注到相關的研究經費裡,來作為此議題所需的成本。而電廠退役的部分,美國核能產業的經驗值是每座電廠平均300million USD,而瑞典和英國則分別以興建經費的10-15%和每座反應爐1billion pounds的金額計算。不過在Hanford Nuclear Weapons reactor的經驗,預算為5.6 billion,但實際的清理花費了兩至三倍於此金額的資金。

另外,文章提到了中國的核電發展,包括目前的興建計畫與電廠設計,宣稱可以達到比西方國家更低廉的興建成本($1000-1500 per KW),而同型反應爐(AP1000)在美國的平均建廠花費為$3500 per KW

最後,文章也針對不同的興建時間與利率,在不同的電廠興建成本下,估計了每度電的發電成本。









Progress Report #6


這週我所閱讀的是來自Mendocino
Environment Center
Greg Bourget所寫的一篇名為《The True Cost of Nuclear Power
的文章。與之前幾週不同的是,之前幾週所讀的文章立場都偏向支持核能發展,將其視為達成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方式。那幾篇文章的撰寫年代都離現在蠻近的,其
中主要的訊息是:「近年核能電廠運轉逐漸穩定,開始能夠預期獲利。而只要能夠採用新型的反應爐設計、縮短營建時間、增加發電容量的使用比例、減少法條上的
干預,核能發電的成本將可與與燃煤、天然氣比美。」在其中,核能至今仍然無解的核廢料問題,以及目前的記錄是耗費變動大、常常超出預期的電廠除役費用,都
可化約為「每度電撥出多少預算來成立處理基金」。至於一些外部成本,比如說發生意外時對社會造成的損失,則是因為核電場會管理得宜,化約為其加強安全措施
的成本。

至於這週讀的文章,立場則是傾向反對核電。不過要注意到,這篇文章的撰寫年代較早,為2001年。其中所提出的理由包括:核電成本高昂、造成稅政負擔與金融隱憂、大量隱藏的成本轉嫁給政府與納稅人、發生意外的損失極大、過程中的放射性物質洩漏造成了眾人健康的外部成本。另外,更重要的是,自從1992年起,美國一連串的核能去管制行動開始後,在增進能源使用效率的計畫投資就大量縮減了($1.7 billion to 900 million),然而這類計畫卻能夠使得能源使用節省高達數十倍的花費($27.5 billion)。有調查相信,美國有一半的能源是在使用的效率低落下消耗掉的。光是以政令推動家用與工業用電的節省,就能使得能源需求減低22%,而這幾乎就是核能所占的發電比例。也就是說,能源節省可以取代核能,同時也避免了核能所造成的種種風險。











Progress Report #7


        這次整理的內容分別來自兩份文件,一份是一位來自維也納的物理學家探討核能燃料循環(Fuel Cycle)的演講稿,另外一份是由芝加哥大學所發表的核能經濟效益探討的投影片。

        這位物理學家基本上是反對核能的。他的演講中針對「燃料循環」進行了批判。首先,這個循環的終點最終處置仍舊是不存在的,而過往曾經有的承諾都一再地落空。而且,鈽(Plutonium)的再處理(reprocessing)這個路徑也是在經濟上不可行的,因此它不是可利用的資源,而是令人頭痛萬分的放射性廢棄物。另外,這個循環過程中其實有更多的open end440,000噸的開採,最後進入循環的只有33噸,而這33噸以外所造成的傷害也是長久無可抹滅的。由於造成的影響在時間的尺度上涵蓋甚廣,光是開採過程中,基於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的資料來算,每一個Giga-watt的核電廠,每年會造成幾乎一百個人的死亡。也就是說,從社會成本的角度來看,現今的算法是過於粗糙而低估了開採影響與最終處理問題的。

       
開這些不看,光是從一些成本比較的報告來看,核能就並不比其它化石燃料便宜。而且從後來新建的數量降低來看,核能應該要排除在能源選項,而不是化石燃料的
替代方案。而真正最便宜的能源,是節省下來的能源。從奧地利的例子,若藉由各種節能的方式與技術的發展,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能源應該可以節省
50%,而不是一定要維持在高能源消耗才能維持現代的生活品質。

        至於芝加哥大學的報告,基本上的意思跟MIT的報告很像。而它的結論是,在政策的配合下,一開始的核電廠成本仍會高於大多數的化石燃料,但是之後的核電廠會受惠於學習的效應、降低的風險成本、銀行利率的友善、不超過五年的興建時程,而變得能與化石燃料比美。甚至,若二氧化碳排放要計入成本的話,核能將得以勝出。

        不過,是否核能真的就沒有二氧化碳的問題?接下來我想找找看有沒有相關的資料。因為在Bossew的演講稿中有提到,但因為演講的時間不夠,所以沒有詳細說明。

 


98上,能源與環境:核能發電成本 Progress Reports part.1


Progress Report #1
        由於題目是探討臺電核能一廠的發電成本,於是這個禮拜我先閱讀一些核能發電的背景知識,選擇的資料來源是本課程的參考書《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的”The Promise and Problems of Nuclear Energy”這個章節。書中敘述了核能發電的原料、反應爐、發電系統、環境議題、政治問題還有一些核融合的現況介紹,其中有一節叫”The cost of Nuclear Power”,就題目而言看來與預定報告題目的相關性相當大。

        上週上課也有提到,核能發電的成本當中,燃料成本所佔的比例並不高,書中甚至論述即使燃料價格倍增也對每度電的成本不大有影響。其餘的成本包括初期的興建成本、廢料處理以及退役程序等等,其中興建成本的變數很大,在不同地方、不同環境下的狀況都不同,所以核電廠很難有標準化的成本預估。也因此,如果研究題目是核一廠的話,這一部分的資料來源也許只有跟核一廠直接相關的才有參考價值,而無法以其它電廠的資料來化約。

        下一步我想先試著在網路上找網路上與核一廠有關的相關資料,不過預計大部分的資料應該會是簡介性質,而不會提到發電成本這個層次的事情。

  • References:
  • Ristinen and Kraushaar,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2/e, Wiley Inc, 2006.
Progress Report #2












        就核能電廠成本這個議題,我找了一些網路上的資料,不過還沒有仔細去閱讀它們。基本上,如果是要算出核能一廠的發電成本,似乎還是沒有找到直接相關的資料。而就普遍的核能發電成本的討論,是有一些文章在探討這個問題。

        中文的資料有:

其中第一篇的年代久遠,而第二篇是專門討論外部成本的問題。

        英文的資料有:

裡面有專門章節在討論核能的成本問題。

這兩篇也是討論核能成本要怎麼計算的文章。

這三篇都是文章,我想應該是比較批判性的探討核能成本問題的文章。

另外,Wikipedia也有這樣的詞條:

        以上的資料都是「如何計算核能發電成本」的相關文章,但是如果要探討「如何計算核能一廠的發電成本」的資料,似乎還沒有著落。這樣的問題,可能要直接找到台電的資料,比如說預算書之類的。從網路上找到的蛛絲馬跡,除了知道這樣的文件會送交立法院審核之外,並沒有文件本身的蹤跡。































































Progress Report #3


        本週我看了MIT 2003 reportNuclear Power Economics章節,還有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The Economic of Nuclear Power報告。底下是分別看過這兩篇文章後所做的筆記。

           Chapter 5 of MIT 2003 report: “Nuclear
Power Economics”

           該文比較了在其所謂Base
case
的狀況,搭配幾個對於未來的燃料成本、技術更新、碳稅考量的不同情境預想,核能、燃煤與天然氣(Gas CCGT)的發電成本。之所以選擇這三種方式來做比較,是因為它們都是適合應用在Base load情形,發電容量(Capacity)使用率較高的選擇。在沒有碳稅的狀況下,只有在對於核能的假設都是在最佳的狀況,而在化石燃料部分(煤與天然氣)則是都在最糟狀況,核能才能勉強足堪與化石燃料在成本上一較高下。但是,如果加上考慮碳稅,而且並非預想情境中碳稅最低的例子,那麼核能的成本有可能低過天然氣,雖然跟煤比較還是高了一點。

至於更先進的燃料循環(Fuel
Cycle)
或碳封存等塑因素,文章認為目前看來都是不經濟的。後者除非在碳稅甚高的狀況下,才有可能在經濟考量下被納入可能性裡面。

所謂的核能最佳情境是:建造成本降低25%、運轉與維護成本降低25%、建造時間縮短為4年、投資環境與化石燃料相同。其中最後一個條件我無法理解,這三種發電方式在各自的投資環境有什麼不同。

這樣子的分析,是奠基於電力市場自由化的假設,所有事情都以成本來考量。而實際上還是有些國家傾向於由國家來運作電力系統,政策、補貼會造成與完全自由化的電力市場不一樣的環境。而文章評價這樣的狀況會是效率不彰,而終究會在面臨壓力下轉向自由化的。

另外,這篇文章的分析,並不考慮非CO2的廢物排放/處理成本,如燃煤的硫化物、核能的放射性廢棄物等等,也不考慮如核武擴散的潛在危機。或許是這些部分的成本難以評估,但這些部分也包涵了核能最被詬病的問題。如果成本估計並不考量這些事情,似乎是不夠完整。但是,也許是自由化的假設,有些事情的成本常常不是被算在運作的公司頭上,而是由整個社會來默默承擔的。

2008,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The Economics of
Nuclear Power”

這篇文章條列了許多不同的地方的研究資料,舉證核能是最便宜的發電方式。從這裡面的文字看來,核能幾乎只有優點,而其它不管是化石燃料還是風力發電,都無法與核能競爭。

基本上這篇文章也是站在「推動核能發電」的立場,不過完全就是商業考量,不若MIT報告還加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個理由。整篇文章看下來,比較像是一個在介紹自家產品的商業簡報。

這篇文章基本上在整理世界各地的研究資料,其中也包括了MIT 2003的報告。其它被引用的報告內容我不清楚,不過就MIT 2003的部分,它直接引用了其中的「最佳狀況」,說這是「符合業界期待」的條件。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的引用過程過於簡陋,相對的考量的因素就不夠仔細。























Progress Report #4




本週我閱讀了台電核安處刊在核能安全月刊上的《核能外部成本分析方法之研究報告》。談到核能發電成本,就包含了內部成本與外部成本,前者是直接的資金支出,後者則是對社會或環境確有影響,但沒有化為資金開銷的部分。

從文章裡的觀點,核能發電的外部成本包括燃料循環過程的環境實在與潛在事故影響,其中有短期、中期、長期的項目,電廠退役的資金花費,政府支持相關研究的花費,能源供應的多元與穩定性等等。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外部成本,在核能發電的例子,都已經藉由保險、預先籌措基金等方式轉化為內部成本,並轉嫁到電費裡,成為發電成本的一部分。而根據文章裡的數字,這些數字化的外部成本所佔整體發電成本的比例雖然在各國的狀況不同,尤其國家核能規模較小的狀況外部成本比例較高,但整體而言約在10%以下。而外部成本中無法以數字估計的部分,文章認為這些都是正面的外部成本,不會影響發電費用。

不過像這樣的方式,把所謂的環境影響、工作傷害都轉換為成本的方式,從非資本邏輯的角度來看,在價值上有是有爭議的。對於願意接受一項危險工作所要求的額外代價,直接就轉換為生命的標價,看起來總還是不太道德。這裡面的邏輯,並不把人當做是特殊的個體,而是一種具有特定價格、可供買賣的物品。

另外,在核能發電燃料循環目前仍然無解的最終處理問題,似乎並沒有被當做一件議題,而是直接計算為某個處理費用。這樣的計算方式可能在這個問題仍舊無法解決的狀況下,失去其合理性,造成估算與實際成本未可知的差異。


2009年12月3日

李遠哲的抗暖化演講聽後雜感


    昨天李遠哲先生在台大博理館舉行了一場名為「面對新時代的挑戰」的演講,其實講的就是氣候變遷的問題。基本上的論點我大致能同意,不過有些小地方聽起來怪怪的。

    首先:「大家住宿舍就可以放心做研究到12點了。」這到底是在講節省交通的耗能,還是創造超時工作新高峰啊?

    然後:「前進百大的數字太大了。」雖然他說了上海的評鑑是一篇碩士論文的成果,也說前十大的學校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最後還是把名次當做焦點,沒有什麼不同啊!

    還有:「在高中時就把人文、科學等方面都學會。」我忘了整句怎麼說的,但是意義大致上就是把「通識教育」的終極目標在高中就完成,也難怪他會成為教育改革專家了!而且,不管是人文還是科學,裡面有很多更細緻的面向,不是高中之前的一言堂教育(一綱)能夠說得清的,甚至不是教育就夠了的。如果這些在高中就完成,我認為那只能是洗腦而已。

    另外,氣候變遷的議題,我想還是脫不離了文化面向。如果說如同他也這麼說的,這些是科學發展的黑暗面的話,光是用科學可能並不足以處理這樣的問題。而且,如果是因為科學的話,這不就跟文化有很大的關連了嗎?這些是從歐洲的啟蒙運動以降,發展出來的世俗精神,接續殖民擴張與美洲大陸的開發,一路下來的結果。這麼一來,其中西方文化的味道還不濃厚嗎?

    不過,還是請大家好好節能減碳吧!怎麼樣才能讓溫度升高不超過2度C呢?而2度C是不是還是不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