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看完謝雪紅評傳

之前看過一些關於謝雪紅的資料,都是集中在228之前的經歷。在228之後,只提到她在香港發表了一篇《告台灣同胞書》就停下來了。印象中之前曾在一部於北藝大演出的戲裡看到過一些描述,不過畢竟不如閱讀書籍那樣花時間。花的時間多,也代表比較深刻吧!這次在陳芳明寫的謝雪紅評傳裡,終於比較仔細地看到了關於在那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國民黨從中國敗退之前,中國共產黨的立場是支持周遭的民族爭取獨立的。但是在顯然地在國共內戰中勝出之後,中共的野心大了起來,開始以古書裡的「中國」來定義自己的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在228之後,謝雪紅出逃台灣至中國。的確在那個時候,如果想保住自己,為心中所想的革命留下一點命脈,出逃應該是必須的選擇。從日本時代的台共抗爭開始,台灣的民族自治,或是說台灣人當家做主的獨立自治,都是她行動中的元素之一。前往中國的時候,她大概以為可以借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來達成這個目標吧!但中共在這個時候變得龐大,對周遭民族的想法也改變了。謝雪紅想借中共的力量打擊國民黨,但最後只能被中共給吞噬了。她的立場從台灣民族自治,一夕之間變成了台灣的革命是中國革命的一環,台灣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不過,至少她還是一直堅持台灣高度的民主自治的立場,認為中國與台灣人民的成分有顯著不同,不能讓結果台灣落得只是再更換另一個外來統治者而已。

這樣的自治理念並不見容於中共,但是因為謝雪紅那時是卓有聲望的,中共需要一個對台工作的樣版人物,所以在表面上對謝還是給予了政治上的地位。不過這個地位過不久就只是頭銜,要不了幾年她所要面對的就是權力被架空,還有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鬥爭。

中共在韓戰之後的對台政策就不再是直接訴諸武力「解放」,對於謝所扮演的樣版人物的需求就降低了。甚至可以說謝的中國進軍解放台灣與反對美國的立場對於中共而言有些不合時宜了。這時除了中共視為肉中剌的台灣高度自治主張之外,加上有一些舊恨的部分(與謝在過往立場不同的人),以及要轉移焦點的部分(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蔡孝乾被捕後變節,讓在台灣的中共特務組織瓦解,在中國的蔡系人馬要轉移焦點),所以在三波的批鬥(整風、反右、文革)過程中,都不缺乏想要鬥倒謝雪紅的人。這也讓晚年的謝雪紅顯得淒慘,與其前半生的女鬥士形象有巨大落差。

但是還是承認她始終不辱這個女鬥士的形象。在這些慘烈的鬥爭中,沒有一次她顯露出屈服的樣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