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4日

大二軍訓:《出埃及記》觀後雜感


《出埃及記》觀後雜感

  在流亡了千餘年之後,猶太人硬是回到了耶路撒冷,意欲建立起自己的國家。當成千上萬猶太難民湧向耶路撒冷,這不只是一個慷慨的復國故事,其中也夾雜著利益輸送和國際勢力角力。而故事的結局,流亡已久的猶太人終於建立起自己的國家…

聽起來像是個美好的結局吧!但是,故事永遠不會只有一面。在猶太人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之後,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猶太人卻把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變成了難民,變成了流亡者。猶太人的復國,因為讓巴勒斯坦人變成難民,激發了巴勒斯坦人的建國運動,同時也是對猶太人的仇恨。

讓我們看看現在的狀況,巴勒斯坦人居住的區域,被猶太人的道路和屯墾區撕得四分五裂,而只要巴勒斯坦人進入這些區域,就隨時可能曝屍荒野。這樣的情形,不論是誰,都會產生仇恨的心態的。但是,這不代表仇恨是必然得存在的。事情的徵結在哪裡?應該有方法可以找出來。

有人做過這樣的嚐試,讓幾位猶太和巴勒斯坦小孩共處一段時日,彼此化解對於對方的誤解,這些小孩是可以和平共處,進而產生友情的。但是,事後,雙方卻根本無法互相保持聯繫。當猶太小孩向巴勒斯坦小孩要電話時,巴勒斯坦小孩生活的地方根本沒有電話這種東西。也就是說,雙方根本沒有接觸溝通的方法,只能任憑有心人士的操弄,雙方人民的互不諒解自然只能更深,不能有所舒緩。而就現狀看來,所有當權者的做法都只是在加深此一鴻溝,對局勢改善並沒有什麼幫助。

問題不在雙方界限要怎麼劃,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猶太人的國也已經存在了,現在討論猶太復國主義是不是正確也為時已晚。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只有共組成一個國家,才能化解仇恨。依照現在雙方的狀況,怎麼可能共組國家?但是,當初雙方也曾和平相處過。態度是局勢建構出來的,而當下的仇恨也是被逼出來的,如果能夠把這個把人逼成自殺炸彈客的局勢給扭轉,那麼,孰說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沒有仇恨冰釋的一天?


參考資料:
電影《出埃及記》(Exodus) 導演:奥托 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
《文化與抵抗》後殖民論述大師Edward Said訪談錄
紀念若雪巴勒斯坦資訊網http://palinfo.habago.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