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7日

《哭泣的橄欖樹》讀後

作者在後記提到,與她有一面之緣的Edward Said曾失望地表示:「巴勒斯坦人所發表的經歷缺乏文學性。」原來文學是這麼重要的事情,這對於生活在物欲下的我們是很難直接了當地意會到的。不過隔著藝術化的距離,似乎能說服比較多的人以某觀點的中立性。在《哭泣的橄欖樹》問世之後,關於巴勒斯坦人處境的陳述,終於有一個不是以報導或論述現實的方式來呈現的版本,而且無論如何稱得上是具有文學性的了。


書中的人物是虛構的,但是歷經的歷史事件卻是實際發生過的。一般而言,當我們抱持一點同理心來閱讀關於這些事件的敘述,大多都會義憤填膺。不過實際上具有巴勒斯坦血統的作者,在描寫這些讓人驚心動迫的事情時,卻始終不讓主要的敘事者陷入具有不共載天仇恨的情緒裡。儘管以經到達了難以承受的絕望,還是要在另一個轉角遇到一點愛,其用意大概類似中文諺語裡的「冤冤相報何時了」吧!另外,我想這也跟作者及其敘事者幾乎都是女性有關,女性觀點似乎比較容易真的達到承受與寬容。


台灣也是一個必須面對種族議題的地方,至少我們目前對待外來者可能大都還是抱持不大平衡的心態。別讓它發展成對立,甚至水火不容愈演愈烈罷!


小說的官方網站上居然有"Discussion Guide"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