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日

核能發電的經濟效益—核能真的是一個便宜的發電方式?(1/2)


 



能源與環境 期末書面報告


核能發電的經濟效益核能真的是一個便宜的發電方式?



一、前言


        電力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工業、民生能源來源。電力系統基本上由發電、輸電和配電三個成分組成。而在廣泛應用的化石燃料終將耗盡、及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暖化的今日,由於電力在能源使用形式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發電方式因此成為必須被仔細看待的焦點。


        對於一個穩定的電力系統,其系統的輸入與輸出必須時時維持在平衡的狀態,也就是說發電廠所送出來的電力,要能夠跟使用者所消耗掉的電力維持相當。為了維持這樣的平衡,發電廠的運轉情形就要隨著全國的電力需求隨時變化。圖1為一個一天之中電力需求變化的範例[1],電力需求會隨著時間而有高低變化:比如晚上商家都關門了,所以電力需求較少;而上班時間辦公區域的空調使用,使得電力需求較高;而中午的午休時間,也使得在12點附近有一個往下的缺口。總結一整天的變化情形,可以得到即使有高高低低的起伏,基本上存在著一個最小的固定需求量,這也就是所謂的基載(Base Load)。一般而言,對於基載的供應,會需要有一批發電廠能夠不斷地運轉。這批發電廠的啟動與停機的反應時間不需要太快,但要能夠穩定運轉,而且它們的運轉成本會被希望是盡量地低,因為在這裡壓低成本對於整體的發電成本有很直接的影響。


        就臺灣電力公司的說法[2],核能發電具有成本低廉、並且沒有二氧化碳排放等特色,是符合成本效益與環境考量要求的絕佳基載供應來源。關於台電提供的數據,可以參考表1[3],表中的資料年份未知,而台幣對美元的匯率假設為31:1。不過,核能發電是否真的具有如此的優勢?回答這個問題若只以台電單方面所提供的資料為依據,似乎有些薄弱。因此,本研究爬梳了一些近年來國際上對於核能發電經濟效益的分析報告。從一些獨立研究機構的報告來看,台電的說法似乎有待商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有報告指出,核能發電並不能真的完全排除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因此其實也不能做為全球暖化的解決方式之一。


 


二、核能發電的成本評估(2003)


本報告在核能發電的成本方面,主要參照MIT2003年發表的《Future of Nuclear Power》及其2009年的Update[4]。之所以會將該報告做為主要參照對象,是因為在比較了幾篇類似的文章之後,發現MIT的報告算是在方法上面比較有交待,而且與其它也是獨立研究機構的報告,結論並沒有相差太多。


l          情境假設


MIT(2003)的報告假設的情境是:去管制自由電力市場、追求利益的發電廠投資者。在這樣的假設之下,該報告比較了新建核能、燃煤與複循環天然氣(Gas CCGT)等三種基載電力供應設備,從建廠到運轉所需的各項成本,平均分配到電廠經濟生命為40年的每度電價格。其中詳細的計算方式由於太過繁複,在此不特別說明,可參閱該報告書的Appendix Chapter 5。表2為其假設情境中共同的部分,而表3為各項的差異。


所謂Overnight cost是假設沒有利率變化問題,整個電廠的從開始興建到完工所需要的所有建設成本,包括反應爐與電廠其它硬體建設,還有與電力系統的連結設備建構等等。對於核能發電,由於認為基於之前的經驗,未來的新建成本會較低,所以這裡的情境設定得比實例的平均值還要樂觀。從數字上可以看到核能發電的Overnight cost比起其它兩項都還要高,而這也正是核能發電的成本裡吃重的部分。而建廠所需時間,這裡採取工業界宣稱的5年標準時程。


所謂的O&M指的是Operating and Management,基本上就是運轉的成本。在核能發電的部分,它取的是當時實際數字的次低四分位數(second lowest cost quartile),預估工業界將會在新發電廠的成本控制上達到比之前更好的績效。另外,由於核能發電的燃料成本較低,並且其價格也較穩定,因此也計入O&M cost裡面。而其放射性廢料處理基金亦計入此項。而天然氣的燃料成本在此引用的是該報造進的Moderate的情境。


l          成本推算與表現增進


基於以上的情境假設(Base case),可以推測到,當所有成本和應有的投資報酬都反應在電價上,則每度電的價格將會是多少錢。由於對於投資者而言,核能的風險比較高,因此在投資報酬的部分,這裡假設的情境是比燃煤或天然氣都還要高一些的。該報告在假設電廠的容量因素(capacity factor)85%,電廠經濟壽命為40年,計算得到每度電的價格如表4。而燃料成本方面,該報告對於天然氣其實有LowModerateHighHigh (advanced) 等四種情境,這裡只引用較為平均的moderate部分。在Base case的情況下,可以看到核能發電的成本其實是高過其它化石燃料的,這與台電的說法顯然不一樣。


那麼,如果要讓核能發電可以跟燃煤或天然氣一較高下的話,有兩個方向:降低核能發電成本,或提高化石燃料發電成本。對於降低核能成本的部分,造成核能成本較高的因素主要有三:建造成本(Construction cost)、建造時間(Construction time)與風險貼水(Risk Premium)。首先假設建造成本可以達到25%的降低,這是核能工業認為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達成的狀況。從表4可以看到,這個情況下的核能仍不足以與化石燃料相比。如果建廠時間從五年縮短到四年,那麼每度電的成本就又得到一些降低,這時核能也仍然比化石燃料還要貴。除非它們的投資條件相同,也就是說,核能沒有顯著較高的風險,因此不需要提供較高的投資報酬給投資者,沒有額外的風險貼水,那麼核能才真的能夠與化石燃料的平均水準相比,而這有賴於現有核能發電廠運轉效能的表現情形。


溫室效應日愈嚴重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原先做為外部成本的角色,可能會藉由碳稅(carbon tax)的方式,轉化為電廠必須負擔的內部成本。因此,該報告又探討了每噸的碳排放(只計碳的部分),所須負擔的碳稅分別為50100200 USD的情形。由於後來的資料是$25/tCO2,這與$100/tC的價格較相近,因此本文只引用此情境的數據。


從數字上來看,Base case的核電廠與加上碳稅的燃煤成本相當,但是天然氣卻顯得比它們都經濟。若果建造成本或是建造時間的進展能夠達到,核能的發電成本才能與加上碳稅的天然氣相當。除非是風險貼水被拿掉,核能才能比加上碳稅的化石燃料還經濟。不過,在碳稅如此高的情況下,其它的化石燃料技術,如煤碳的氣化(gasification of coal),或是碳補捉、封存等技術,可能就會變得具有經濟效益,而使得化石燃料的成本獲得進一步的下降,這個部分就沒有在這篇報告中被拿來計算了。


l          成本評估更新(2009)


2009年,MIT針對2003年的報告提出了更新,以做為將來進一步對於燃料循環做評估的基準。也就是說,之前的分析不考慮核能燃料再處理(reprocessing)等技術,然而那是擁護核能的說法裡,認為核能能夠相當長時間提供人類社會的電力需求的理由之一。以目前的電能消耗,若要全部使用核能來供應,並且使用目前商業運轉的技術的話,目前的原料儲量大約只夠全世界使用3[5]。再來就要用純度更低的原料,而那時燃料成本會再上升,而且開採造成的其它問題可能就更加嚴重了。


2009年的更新裡,由於原物料上漲,各種電廠的建廠成本都有上漲。而在核能裡原本建廠成本所佔的比例就比較高,這裡的漲幅更是比化石燃料再稍高一些,不過化石燃料的燃料價格也上升了不少。這裡考慮的碳稅為$25/tCO2,是後來評估出來的排碳價格。從表5中的數字來看,考慮碳稅的狀況不足以讓核能變得較為具競爭力。而在風險降低、投資條件相同的狀況下,核能變得能與不考慮碳稅的化石燃料競爭,而加上考慮碳稅之後核能就變得比較有優勢。雖然時空環境不同,但推論到的結論其實與2003年並沒有差異。


l          對於該報告的質疑


如上所述,該報告對於核能的情境假設都趨於樂觀,更不用說在核能的成本降低方面的設想了。不過,如果回到該報告一開始的假設:去管制自由電力市場、追求利益的發電廠投資者,以上的樂觀看法是否真的能夠實現?去管制意味著沒有補貼,一切都遵循市場機制。而近年來實際的核能電廠建造,卻都集中在電力事業為國營,或是核能發電具有國家補貼的地方。由於安全與效率的考量,現在討論發電場建造應該都是以第三代的核能機組為主[6],而這類機組目前唯一的民營化建造案例為芬蘭Olkiluoto核電廠的第三個反應爐。且該反應爐為第一個開始建造的Europea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EPR),號稱成本與安全性都能獲得提升[7]。然而,在該案例中,反應爐的建造截至目前為止(2010.1)已經延遲了三年,這也造成本升高以及可靠性受質疑。也就是說,不論是建造成本、建造時間還是風險貼水,在民間投資的實際案例中全部都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1]From Natgas.info,http://www.natgas.info/html/gasusage.html




[2] From台灣電力公司, http://wapp4.taipower.com.tw/nsis/faq-2.asp?faqno=2




[3]From 中華民國核能學會,http://www.chns.org/s.php?id=8




[4] From MIT, 2003 ,2009.




[5] From Leeuwen and Smith, 2004




[6]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tion_III_reactor




[7]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uropean_Pressurized_Reacto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